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03: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09 10:37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几种模式 贷款风险直接补偿模式 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直接进行资金补偿是地方*最常使用的贷款风险补偿模式。在国内率先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工作的浙江省,2005年就已经探索推行由*专项扶持资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而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此后,江苏、福建、青海海西、广东东莞等省市地区相继出台各类办法及计划,由地方财政出资,为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按本年度小企业贷款余额净增额设定一定的百分比给予风险补偿,其设定的比例在0.5%~5%不等,差距较大。 贷款贴息模式 贷款贴息是各级地方*在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时,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直接针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资金补贴的一项措施,对企业的支持更为直接。福建省信息化局新近出台多项扶持*,对小微软件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为期1年且不超过贷款利息30%的补助。广东东莞市实施的第一轮和第二轮“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中,也先后制定具体*措施对名录中获得新增贷款支持(不含短期票据融资和贸易融资)的企业,以及对实现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的中小企业予以不同标准的贷款贴息支持,其中在已经实施结束的第一轮融资支持计划中,合计向4578家次重点企业拨付贴息合计3.26亿元。 贷款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模式 对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旨在鼓励各地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支持力度。福建厦门市和广东东莞市都先后制定计划,对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新增贷款担保而产生的风险,给予担保风险资金支持,其中东莞市在已经实施结束的第一轮融资支持计划中,共计向担保公司拨付了290.85万元风险补偿金用于弥补其为重点企业代偿贷款产生的损失。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起步时间较晚,覆盖范围有限,在已经建立或正尝试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制度的地区中,地方*试图利用各自的区域优势为支持当地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贷款风险补偿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方面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缺乏明确统一的管理制度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规及*文件,提出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对小企业不良贷款损失予以适度风险补偿。但是,文件中并没有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明确管理制度或指导性意见,也没有明确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制定和管理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效能发挥。 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各地自行建立实施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各地分别依照不同的标准对进入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范围的企业进行了准入*,标准差异较大,易将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排除在风险补偿范围之外;二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财政支付能力不同,又缺乏*财政的统一支持,造成风险补偿方法和补偿标准差异巨大,不利于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性,以及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积极性;三是各地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资金,实际操作中缺乏对补偿资金使用的有效监管。 贷款风险补偿模式单一 目前各地建立实施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计划或管理办法主要分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进行贷款风险补偿、对相关企业进行贷款贴息等模式。其中以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直接贷款风险补偿为主导地位,并且大部分补偿办法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新增贷款为标准进行补偿资金分配,对贷款产生的实际效果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依据,易诱发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产生短期内片面追求新增贷款数量的动机。 与此同时,由于目前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尚不普及,各地的风险补偿机制中极少涉及对于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补偿和支持。直接债务融资方式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制于传统的银行贷款间接融资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观念、融资行为等缺乏*性引导和鼓励性措施。 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尽管各地已出台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的补偿方法做出明确规定的范例,但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之间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彼此间无法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银行出于对现有担保机构信用程度、风险承担程度的顾虑,对与担保公司的合作表现谨慎,这种银行与担保机构间贷款风险分担机制的严重失衡,制约了担保贷款业务的开展,而众多中小企业面对层次参差不齐的担保公司也显得难以抉择,这使得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使用有效性受到影响。 此外,目前担保机构的管理不到位和运作效能低也使得银行和担保公司间的风险分担受到阻碍。一是各地现有的担保公司大多由地方*下属的金融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而由于担保公司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业务监管程度的缺乏,对担保公司的实际管理还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二是由于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加之近年来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而生的众多小型担保公司缺乏应对担保风险和损失的经验和措施,而地方*的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补偿范围和程度有限,使得许多担保公司的生存周期短暂,加剧了银行与担保公司间的非良性合作机制;三是当前存在的担保公司多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少见由各级*主导的*性担保、再担保公司,这种*性担保公司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失去可靠的保障。 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来源和时效受限 从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来源来看,各地补偿资金大多直接来源于地方财政,依靠行政手段拨付,资金来源单一,缺乏市场化管理和运作;从补偿资金的时效性方面看,目前各地建立的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均有一定的时限,尚未形成长效性运作机制。以上两点都使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很难处于长期有效、稳定运行状态,不利于对中小企业融资形成稳固支持。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议 完善管理架构,健全有关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任何良好机制的完善都需要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作为依托。对于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课题,我国已经在宏观法律层面有了总体的方向。但面对现状,更应该加快和细化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修改和清除对中小企业不利的歧视*和法规条例,并对*性中小企业融资机构、担保机构、基金等进行专门立法,规范其职责、服务对象、支付方式和补贴方式等,使得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还应在组织架构方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设立由**主导参与的明确的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强化该机构对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各项工作的管理、引导和服务职能,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及运行提供多样服务和有效监管。 规范资金来源和补充机制,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应建立完善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在资金来源和补充方面,应以“*财政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出资为辅,社会性资金为有益补充”为原则。一是明确*财政支持的主要地位。*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预算资金用于充实该项基金,在确保财政性资金占主导地位后适当实现动态发展。二是引导和鼓励地方财政资金注入。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能够为地方*增加税收并稳定和增加就业,而地方*作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主要受益者,有责任和理由在*的引导下依靠地方财政注入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三是调动社会性资金的注入。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各类民间资本作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潜在受益者,可以引导和吸引其成为基金的补充来源。四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运作,并对基金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 贯彻*主导理念,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首先,应建立完善*性信用担保机构。国家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的建立,不应仅停留在研究和探索层面,应按照国家相关*的指引,贯彻*主导的理念,建立全国和区域性中小企业担保、再担保机构,通过使财政资源配置给*性担保、再担保机构,间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要在银行机构与担保机构之间建立起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银行应承担20%~30%的风险责任,担保机构承担70%~80%。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各地中小企业实际,确定合理的风险分担比例,分散贷款风险。再次,要建立银行机构和担保机构间的互信机制。充分利用国家信用,完善信用评级机制,提高担保公司本身的信用等级。 多方位拓展视角,提高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效能发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过多依赖于传统银行贷款融资是其风险偏高的原因之一。应充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如推动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扩大创业板规模、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使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能与之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风险补偿机制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