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8 07: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9 09:58
櫽括词的出现,从文体的内部渊源来看,应与宋人将诗度为曲的风气相关。但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为什么宋人会使用“櫽括”一词作为这种文体的名称呢?我们先看看“櫽括”一词的由来,清人张德瀛《词征》卷一“櫽括词”条说:“櫽括二字,见《荀子·大略篇》及《韩诗外传》、刘熙《孟子注》。櫽,度也;括,犹量也。”(《词话丛编》4083页)《荀子·大略篇》有云:“乘舆之轮,太山之木,示诸櫽括。”杨@⑤注:“櫽括。矫揉木之器也。”(注:《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除了张德瀛所提到的例子之外,《荀子·性恶篇》也说:“枸木必将待櫽括@⑥矫,然后直。”而在《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已有:“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于人,以善存。”可以看出,“櫽括”的原义指矫揉弯曲竹木,使之平直或成形的工具。
在文学批评上,最早使用“櫽括”一词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⑦裁》篇:“蹊要所司,职在熔裁;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也。”这里的“櫽括情理”是指矫正情理方面的不当,这是对“櫽括”矫正曲木工具原义的引申。但是作为矫正含义的櫽括与櫽括词的本质特点还是不同的,所以我怀疑宋代词所谓的“櫽括”或“括”,其名称的渊源可能受到当时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另有所本的。
櫽括词的兴起,除了在文体内部以诗度曲的风气之外,可能是与唐宋士子的“帖括”形式有关系。唐宋科举士子以“帖括”形式读书来应付科举考试。《新唐书·选举志》记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言:“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是时犹试策。高宗朝刘思立加进士杂文明经填帖,故为进士者,皆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注:《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绾传》记绾上书批评当时科举考试“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幸”。)“帖括”的出现,是为了应付帖经考试。除了“帖括”之外,还有“策括”,也是出于应付科举考试的需要。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此外还有其它文体类型的“括”。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九“帖括策括”对此所论甚详:
《唐书·选举志》杨绾疏言:“明经但记帖括。”按《文献通考》唐制帖经试士,后以应试者多,至帖孤章绝言以惑之,应试者乃索幽隐,编为诗赋,不过数十篇,难者悉备。此即所谓“帖括”也。
又《薛登传》:后生皆缉缀小文,名为策学。而东坡《议学校贡举状》亦云:近世士大夫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是策亦有括矣。
不宁惟是,《文献通考》又云:宋时制科,所难者六论。有巽岩者,取诸书可为论题者抄为一编,揣摩殆无遗漏。则论亦有括矣。
又范文正以馆职荐富郑公,公辞以未习。范曰:“已为君置大科文字。”所谓大科文字,盖亦巽岩所编之类也。是诏册亦有括矣。
学术日薄,士皆以捷给为务,所世馆阁之类书,科场之策略,传遽旁午,固无足怪也。(《明史·汤礼敬传》:宋末有论范、论草、策略、策海、文衡、文髓、主意、讲章等刻,亦帖括之类也。)(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506页。)
赵翼认为唐宋士子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出现帖括、策括、论括及诏册括等。这各类“括”,其实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内容摘要,它们是否全部是韵文,不好断定,但其中必有将主要内容“编为诗赋”以便记忆的。今考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谓唐代明经科,主要采用帖经法,专注重记忆,由于应试者越来越多,而必须加以淘汰,所以帖经法越来越偏,应试者为了应付这种考试,便于记忆,就创造出帖括之法,把难记偏僻的*概括成诗赋歌诀的形式:
凡举司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原注:后举人积多,故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联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者,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注: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第356页。)
从文体上来说,“索幽隐为诗赋”的“帖括”在性质上与櫽括相类,同样是以韵语的形式改编经典作品。今考《宋史·艺文志》中录有邵川《春秋括义》三卷、玉霄《春秋括囊赋集注》一卷、周士贵《经括》一卷,以“括”为书,大致与当时风气相关。我以为正是在这种“帖括”风气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上的櫽括体就出现了,词的櫽括体大致也是对文学经典的改写或缩写。总之,櫽括体之所以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科举考试的风气对其形成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9 09:58
櫽括词的出现,从文体的内部渊源来看,应与宋人将诗度为曲的风气相关。但从词源学的角度来考察,为什么宋人会使用“櫽括”一词作为这种文体的名称呢?我们先看看“櫽括”一词的由来,清人张德瀛《词征》卷一“櫽括词”条说:“櫽括二字,见《荀子·大略篇》及《韩诗外传》、刘熙《孟子注》。櫽,度也;括,犹量也。”(《词话丛编》4083页)《荀子·大略篇》有云:“乘舆之轮,太山之木,示诸櫽括。”杨@⑤注:“櫽括。矫揉木之器也。”(注:《二十二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5页。 )除了张德瀛所提到的例子之外,《荀子·性恶篇》也说:“枸木必将待櫽括@⑥矫,然后直。”而在《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已有:“外宽而内直,自设于隐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于人,以善存。”可以看出,“櫽括”的原义指矫揉弯曲竹木,使之平直或成形的工具。
在文学批评上,最早使用“櫽括”一词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⑦裁》篇:“蹊要所司,职在熔裁;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也。”这里的“櫽括情理”是指矫正情理方面的不当,这是对“櫽括”矫正曲木工具原义的引申。但是作为矫正含义的櫽括与櫽括词的本质特点还是不同的,所以我怀疑宋代词所谓的“櫽括”或“括”,其名称的渊源可能受到当时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另有所本的。
櫽括词的兴起,除了在文体内部以诗度曲的风气之外,可能是与唐宋士子的“帖括”形式有关系。唐宋科举士子以“帖括”形式读书来应付科举考试。《新唐书·选举志》记宝应二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言:“进士科起于隋大业中,是时犹试策。高宗朝刘思立加进士杂文明经填帖,故为进士者,皆诵当代之文,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注:《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九《杨绾传》记绾上书批评当时科举考试“明经比试帖经,殊非古义,皆诵帖括,冀图侥幸”。)“帖括”的出现,是为了应付帖经考试。除了“帖括”之外,还有“策括”,也是出于应付科举考试的需要。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近世士人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待问条目,搜抉略尽,临时剽窃,窜易首尾,以眩有司,有司莫能辨也。”此外还有其它文体类型的“括”。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九“帖括策括”对此所论甚详:
《唐书·选举志》杨绾疏言:“明经但记帖括。”按《文献通考》唐制帖经试士,后以应试者多,至帖孤章绝言以惑之,应试者乃索幽隐,编为诗赋,不过数十篇,难者悉备。此即所谓“帖括”也。
又《薛登传》:后生皆缉缀小文,名为策学。而东坡《议学校贡举状》亦云:近世士大夫纂类经史,缀辑时务,谓之“策括”,是策亦有括矣。
不宁惟是,《文献通考》又云:宋时制科,所难者六论。有巽岩者,取诸书可为论题者抄为一编,揣摩殆无遗漏。则论亦有括矣。
又范文正以馆职荐富郑公,公辞以未习。范曰:“已为君置大科文字。”所谓大科文字,盖亦巽岩所编之类也。是诏册亦有括矣。
学术日薄,士皆以捷给为务,所世馆阁之类书,科场之策略,传遽旁午,固无足怪也。(《明史·汤礼敬传》:宋末有论范、论草、策略、策海、文衡、文髓、主意、讲章等刻,亦帖括之类也。)(注: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版第506页。)
赵翼认为唐宋士子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出现帖括、策括、论括及诏册括等。这各类“括”,其实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内容摘要,它们是否全部是韵文,不好断定,但其中必有将主要内容“编为诗赋”以便记忆的。今考杜佑《通典》卷十五“选举三”谓唐代明经科,主要采用帖经法,专注重记忆,由于应试者越来越多,而必须加以淘汰,所以帖经法越来越偏,应试者为了应付这种考试,便于记忆,就创造出帖括之法,把难记偏僻的*概括成诗赋歌诀的形式:
凡举司课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原注:后举人积多,故其法益难,务欲落之,至有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者,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倒拔”。既甚难矣,而举人则有驱联孤绝、索幽隐为诗赋而诵习者,不过十数篇,则难者悉详矣。其于平文大义,或多墙面焉。)(注: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第356页。)
从文体上来说,“索幽隐为诗赋”的“帖括”在性质上与櫽括相类,同样是以韵语的形式改编经典作品。今考《宋史·艺文志》中录有邵川《春秋括义》三卷、玉霄《春秋括囊赋集注》一卷、周士贵《经括》一卷,以“括”为书,大致与当时风气相关。我以为正是在这种“帖括”风气的影响下,文学创作上的櫽括体就出现了,词的櫽括体大致也是对文学经典的改写或缩写。总之,櫽括体之所以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科举考试的风气对其形成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