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同行评审时,针对评审人员的选择,以下哪些描述是正确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8 13: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9 17:39
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包括7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围绕体系实施有关结果的反映,包括:
1审核结果:
内部质量审核
外部质量审核(如顾客及第三方公证机构)
2顾客反馈
顾客满意测量
顾客投诉
顾客需求
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符合性
过程测量的结果
过程的能力
产品内部测量的结果
产品、顾客或市场测量的结果
4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提出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
5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提出的改进跟踪结果
完成情况
6经策划的可能影响质量体系的变更
由于任何原因(如:产品、顾客或市场变化)可能需变更的体系
变更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7改进的建议
已识别的可改进的方向
改进的目标及方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9 17:39
评审尤其是同行评审,是提前发现缺陷,降低开发成本的有效方法;
但是很多并不重视,或者效果不佳。
原因有很多:没有获得合适的专家、组织不合理、方法不当等。
针对代码评审,想简单地谈几点(其实其它工程文档的评审存在同样问题):
1、评审要计划。
因为大家都很忙,各领域的专家也都有各自的工作,评审结果的好坏对工作绩效没有影响,所以专家投入多少精力来用于评审不受控,完全靠自己的职业精神。
所以,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比较有影响力,能够争取到足够的、合适的专家来参与评审。
专家最好要提前协调,当然项目经理首先要知道要请哪些专家(如系统专家、领域专家、测试人员、QA等),这些专家在哪里。能否获得专家资源的支持,是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能力一个重要体现。
评审时间的投入比例,一般是第一次版本准备时间的3/5以上。
2、评审要分层次和重点。
作为项目成员,在代码编写完成后,首先是自检,这时发现的缺陷不计算;
然后是项目组内的评审,这时发现的缺陷应计算;
最后才是外部评审。
应提前把相关文档和代码交给评审专家,让各自评审;
根据项目和评审结果的情况,决定是否召开评审会议,评审会议以确认问题为主,而不是讨论解决方案。
对于重要的核心的代码,要投入重点评审力量;
另外,对于能力不足的成员所完成的代码,也要重点评审。
每个角色也应明白各自评审重点,如QA重点放在编程规范、测试人员侧重在可测性、系统专家侧重在从整体来考虑(如对其它功能的影响、性能等)。
3、问题的确认与跟踪。
评审专家发现问题后,首先与该代码的完*进行确认,如果大家达成一致认可这个问题,然后由代码完*提出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要得到问题发现者的同意,然后编程人员编码实现该方案,并进行测试和验证,并将验证结果提交问题发现人,问题发现人确认无误后,该问题就可关闭。
所以,评审专家发现问题后并没有结束,而是要负责跟踪该问题。
总之,评审活动的组织其实比较复杂,也是项目经理项目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项目经理对评审活动负有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