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推荐一些孝道、感恩、爱心方面的资料,父母对子女有哪些恩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8 21: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7 00:18
推荐一个全面的父母恩,一共十重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
怀胎十月之中,有了妈妈的精心呵护,胎儿才得以健康成长。
在母亲怀胎的漫长时间里,胎儿由小变大。随着胎儿的长大,母亲感到如同背负了大山似的沉重。因为一直惦念着胎儿,加上身心的疲惫,母亲懒得打扮自己,漂亮衣服收了起来,也很少对镜梳妆了。最终,胎儿五脏六腑发育健全,六精眼、耳、鼻等窍门也都开了。整个怀胎过程中,渗透了妈妈多少的辛酸与苦楚啊?
第二临产受苦恩
临近分娩的日子,母亲内心却饱受煎熬!
母亲每日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像是患了重病。因为担心胎儿的安危,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急,愁苦不堪。由于焦虑,妈妈有时竟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水!亲友们也会听她说起心里话——任何痛苦我都可以承受,只要我的孩子能安康!
第三生子忘忧恩
母亲在生产时,要承受极大的痛苦!然而生产之后,妈妈为孩子的平安而欢喜,竟一时忽略了伤痛!
生产时,由于极度用力,五脏六腑像被撕裂一般。随之而来的巨大疼痛几乎难以忍受,不少妈妈竟然昏厥过去。其中所流的血非常多,如宰羊时,血像泉水般涌出。俗话说,“儿女的生日——母亲的难日啊!”闯过鬼门关的母亲苏醒后,首先垂询爱子的安危。听闻爱子平安,妈妈内心万分欢喜,即刻将孩儿抱在怀里!但是一阵欢喜过后,难忍的痛楚又如排山倒海般地袭来。原来妈妈因得子而欣喜,竟暂时全然忽略了伤疼。
第四咽苦吐甘恩
为了子女得安乐,父母不惜辛苦忙碌。
父母对子女的恩惠比海深,对子女的关爱是时时刻刻、无处不在的!父爱如山!父亲强有力的脊梁扛起家庭的经济重担。他常年在外奔波,用自己辛苦的劳作供及家人的生活。母亲在家要侍奉老人、养儿育女、操持家务。现在多数妈妈甚至还要工作以补贴家用。父母是如此的辛苦,但是如果有珍稀的物品或食物,父母往往想到孩子,总会让给孩子享用。只要子女能温饱,父母挨饿受冻也愿意!
第五回乾就湿恩
妈妈疼爱孩子,不惜自己受苦,也要孩子安适!
慈母爱怜孩子是无微不至的!由于婴幼儿的排便功能尚不健全,所以睡眠中经常尿床,甚至拉屎撒尿在被褥上。当母亲发现被褥已湿,便赶快把孩子移到干燥的地方,并为孩子擦干身体,换上包被或睡衣裤。因为物质条件差,家中没有多余的被褥来换,于是妈妈只能睡在孩子原来的地方,使用被弄湿的被褥。哺乳期的幼儿,晚间醒来后往往需要喝奶。这时妈妈顾不上休息,强打着精神,还要继续喂奶。妈妈担心孩儿受寒,同时用自己的衣袖遮盖着孩子。妈妈对孩子的呵护真的是无微不至啊!妈妈为照顾孩子,不惜废寝忘食!但只要孩儿能安康,妈妈从没有丝毫怨言!
六哺乳养育恩
父母对子女有生育、养育与教育之恩!
父母赐予宝贵的生命,供给衣食住行等成长所需,塑造品德,教导礼仪,启迪智慧,并提供受教育的良机。无论孩子长相丑陋、身有残疾、罹患重病或德才有缺,乃至触犯王法,在父母的心中从来没有憎恶或嫌弃自己的孩子。
不仅如此,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没有停歇的,其程度甚至超越了对自己的关心!慈母如大地般滋养着孩儿!严父也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照耀着孩子!父母的恩情是多么厚重啊!
第七洗濯不净恩
为孩子衣着整洁与身体健康,慈母辛苦洗濯衣被等生活用品。
母亲原本有着芙蓉般的美貌,眉如柳叶般清新,脸色像红莲一样粉嫩,精力充沛,青春焕发。曾几何时,为子女操劳过度,如花似玉的容貌变得苍老不堪。一双玉手也因为儿女洗濯过多的不净而变得粗糙,伤痕累累。慈母以自己宝贵的青春换来了儿女的健康成长!
第八远行忆念恩
子女远在他乡,父母常常挂念,忧伤难过!
当子女在父母身边时,父母尚且终日护念,更何况是子女远在他乡呢?如是,子女在外,山川阻隔,父母便会更加思念孩子,哀伤不已。这种活生生的离别之苦比亲人死别还要凄凉
啊!
游子身上的衣服是慈母一针一线地缝制而成的。妈妈年轻时,眼明手巧,针线活尚且胜任。然而母亲年老之时,眼昏手拙,缝衣艰难,但为了孩子在外不挨冻,慈母不惜熬夜赶制衣物。
有的子女离家数年,父母早晚忆念,往往以泪洗面,犹如林中老猿失去幼猿,哀泣哭号,肝肠寸断啊!
第九深加体恤恩
子女受苦受累,父母皆于心不忍,情愿代子女承受。
儿女生活艰辛时,父母为此忧愁不堪,不惜竟夜祈祷以身相替!儿女出门在外时,父母心常相随,怜儿受难受冻。倘若知道儿女受了一丝一毫的痛苦,父母就夜不成眠,心酸不已!亲子之爱是人间至真至纯之感情,多么伟大啊!
第十究竟怜悯恩
父母永远怜爱着儿女,犹如日月的光辉——恒久普照!
即使百岁爹娘亦常为八十岁的儿女牵肠挂肚。起居行止,心常惦念。父母的慈爱不会断绝,除非阴阳两隔了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恩情深重,为人子女实难报答于万一啊!
如果还需要更全面的解释,可以百度《难忘父母恩甲骨文画册》,学校家庭感恩教育必备教材,有电子版免费下载。北京朝阳东坝幼儿国学家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