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5: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1 20:36
展开3全部天工开物-彰施第三-蓝靛》中写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吴蓝皆撇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据古*载,蓼蓝的栽培一般是“榆荚落时可种蓝。”《礼记-月令》说:“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蓝以染”,这是因为仲夏之月是蓝草发的时候,此时采摘蓝草叶将影响生长,因此规定蓝靛染色不许提前进行。《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种蓝的方法:“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于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造淀。”
贵州种蓝仍沿袭着这些方法。蓼蓝是贵州民族地区常用的染草,产量较高,色泽鲜艳。黔东南地区气候温暖,常在阴历三月中旬开始种蓝,一般是选用较阴湿的好田栽种,栽的行距约为二尺。挖土后,用栽靛锄掏成窝,放蓝靛杆(种子)五六根,大半截插入泥内,小半截露在土外,掩土按紧。五月间锄媷第一次,并施肥料,六月媷第二次,七月媷第三次,同样要追肥。六七月间,蓝草叶成熟,呈绿色。碾碎后,*液汁变清,即可采集。菜后随发新叶,隔三个月后,九十月间又可以收割。收割毕,摘叶及嫩枝泡在水中,制成蓝靛。入冬以后,霜冻之前留杆作为种苗,先挖土为坑,将杆存放坑中,掩上树枝,盖泥之后再覆以稻草,既免霜冻,又防水湿。每1.5平方丈的土地,可以收叶杆共约一百斤。除了以上所述的移杆栽培,还有一种是用泥土封蔸。贵州苗岭以北地区属长江流域,气候稍冷,冬季有霜冻,因此必须收藏靛杆,否则蓝靛不能过冬。而贵州苗岭以南属于珠江流域,气候暖和,无霜冻,蓝靛过冬只需埋杆。苗岭以南的蓝靛一年可以收两至三季。如果收三季,则是五月一次,七八月一次,十一月一次,最后一次割杆大约在离地三厘米处下刀,杆用土掩埋,来年春季可自行发芽生长。
蓝对土壤矿物质含量的要求也很高。汉代科学家张华在《国经衍文本草》中曾提到:“地多蓼,必有禹余粮”(蓼科植物大量生长的地方,下面必定有丰富的赤铁矿),说明当时人们对蓼蓝的生长习性已经相当熟悉,并以之作为判断矿藏的标志。因此可见,正是赤铁矿为蓼蓝的生长提供了营养。因贵州赤铁矿含量丰富,所以也是蓝靛大量生长的地方。贵州少数民族通常将蓝草种在家中菜园或附近山坡上,土壤越肥沃,蓝草就长得越高、越茂盛。贵州以制靛为生的靛农每年都要靛种留出,下一年改换别的地种植,每一块地要等三年才能再种。如果还在以前的地种植,蓝草就长得不好,这可能就是因为矿物质被蓝草吸收而减少,因此影响了蓝靛的质量和产量。
制靛技术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西南传入中原,先用于菘蓝制靛,到后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凡造淀,叶与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澄于底。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本草纲目》中提到:“靛叶沉在下也,亦作靛。欲作靛,南人掘地作坑,以蓝浸泡,入石灰搅烂,澄去水,灰烬入靛,用染青碧。”贵州《黎平府志》记载蓝靛的制作方法云:“蓝靛名染草,黎郡有两种,大叶者如芥,细叶者如槐,九十月间割叶入靛池,水浸三日,蓝色尽出,投以石灰,则满池颜色皆尽收灰内,以带紫色者为上。”
在贵州民族地区,由于家庭经营小农经济长期延续,对于蓝的栽培、加工和使用,均停留在一家一户的小天地。若供自家使用,割叶取靛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和十月进行,打谷时即开始葛叶子炮制。他们将生叶一束束的放入木桶后舀满清水,知道盖过蓝草为止。有时,会在蓝草上压一些植物,使其充分浸入水中。一般采用1米高的杉木染缸或大塑料桶,每缸十五六斤的生叶。泡蓝使蓝草内的水溶性靛蓝素需要融合于水中,水的颜色会逐渐变成蓝绿色。泡制时,天热需要三天,天冷需要五天。这几天主要是靠观察,看靛叶是否变软。如果靛叶开始变软,则说明靛青素已经吐出;若叶片还呈现青绿色且质地较脆,则表明泡蓝的时间不够。靛叶也不能泡得时间过长,否则泡烂的蓝草枝叶会变成杂质,影响蓝靛的质量。然后将一斤生石灰先化石灰水,再把石灰水倒进桶里,通常每5斤靛叶需要加水60斤,加石灰1斤左右。加入石灰水后,需要用瓢在桶中反复搅动,水色会从绿色转变为深青色,泡沫会从蓝色变为白色。经过一两个小时掏水搅拌的打靛过程,石灰即与靛蓝色素充分结合,水溶性靛蓝素与空气中的氧气产生氧化作用,变成不溶性的靛蓝素,并与石灰的钙离子结合逐渐沉淀,木桶上方的水会越来越清澈。次日沉淀后,先将水舀出,这些水含有少量靛素,之后还可以用来调染液。然后,再舀出沉淀的蓝靛,将蓝靛换到另一个小桶中进行反复沉淀。每桶(十五六斤生叶)可得蓝靛约3斤。蓝靛浆质量的传统识别方法是:将蓝靛少许放在手背上,待干后蓝靛呈现黑蓝发亮带紫色的为好靛;若呈现蓝灰色则是石灰太多,染色时难以染深;如果只有黑色,色泽灰黑,则是浸泡蓝靛叶过度,靛叶发烂,这种靛浆不能用,染好的布颜色易脱落。但在一些贵州民族地区,由于种植蓝靛不便,20世纪以来,洋靛(化学染料)渐渐取代了土靛。
大塘制靛是靛农采用的高效指点方法,北魏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一书对大塘制靛有详细的记载,第五卷就有种蓝一节,描述了我国古代种烂、制蓝靛的详细情况。“七月中作坑,令受白许束,作麦秸泥泥之,令深五寸,以苫蔽四壁。刈蓝倒竖坑中,下水,以木石*令没。热时一宿,冷时再宿,漉去荄,内汁与瓮中,率十石瓮, 著石灰一斗五升,急抨之,一食顷止。澄清,泻去水,别作小坑,贮蓝靛着坑中,候如强粥,还出瓮中,蓝靛成矣。”用这种制靛方法制作出来的蓝靛产量较高、质量稳定,主要作为商品出售。现在贵州凯里市郊的万潮镇还保存着这种制靛技术,与《齐民要术》记载的方式相似,但也稍有不同。
在贵州万潮,一般阳历十一月底就可以进行蓝靛的收割了。此时蓝靛长势很好,约80厘米高,靛杆粗壮,植株较密,大约二尺一棵。靛农用镰刀齐根将杆割断,用稻草束成捆,码好装进筐里,装满筐,挑下山。
这时靛农家门口堆积着刚割下来的靛杆,一家人便忙着将靛杆和靛叶分离。他们手持一种特制的靛刀,略成弧形,有点像镰刀,但比镰刀直,两面有刃,因此靛刀一起一落之间能削两次靛叶。他们动作娴熟,速度极快,手起刀落,靛叶便纷纷落下,三两下就削好了。雪去枝叶的目的是为了留种子,因为靛杆上有许多小芽,气候温度适宜时,就会分棵,长成一株蓼蓝。但并不是所有的蓝靛杆都能用作留种的,靛农要观察芽的情况,有的芽已经长出小叶来了,劲儿已经泄了,就不能用了;有的杆太细,虽然可用,但劲儿不足,蓝长不大,效果也不好。
全部削完后,靛农再将靛杆挑回地里。为了让靛杆安全过冬,还要将其妥善收藏起来。将分离下来并捆好的靛杆竖着放进窝棚里,在其上薄薄地掩上一层土,再盖好一层稻草,就可以放心地等着来年春天移栽了。
削下的靛叶装好筐,挑到靛池边。先要将靛池与靛坑之间的两个通道用池边废弃的靛叶堵塞结实,使之不漏水,然后才能把靛叶倒进靛池,放满水,过几天再来打靛。
由于天气较冷,靛叶泡了七天,色素才完全吐出,叶子才变软,就可以制靛了。靛池里的水呈碧绿色,池面漂浮的蓝靛枝叶呈棕绿色,这是部分露水水面的靛叶受日晒所致,而完全浸于水中的靛叶则仍青绿可爱。如果天气暖和,这个过程两三天就足够了。此时靛农带着耙子去捞靛叶,完全捞干净后,再放入石灰水。在有些地区,还将残叶捞至另外一个圆形小坑“浸渣园”里,将已浸泡的枝叶再浸泡一次,物尽其用。
石灰与蓝靛叶的比例约为1:10,先调成成石灰水并混合均匀。在放石灰水之前,靛农还要祭奠一下靛神。人们一般杀一只鸡,开一瓶酒,烧一把香,再取来一束芭茅草打成活结,让它向靛神转达问候和期望,祈求靛神帮助控制好天气、温度、石灰水的量等制靛因素。
石灰一进入靛池,就可以看到靛水由青绿色变成浅蓝色。然后六个人手持推板,分不同的方向用力抨击水面。先向下击打水面,谓之“冲”,这是为了让石灰水与靛水混合均匀、充分反应;然后又从四周向中心呈水面,谓之“拉”,这是为了使空气与水接触面积增大,使氧化过程加快,此时水色慢慢变紫。由于用力很重,水面会激起一米多高的浪,泛着蓝紫色泡沫,泡沫飞溅到池边,看上去似乎呈固态状,就像一堆蓝色的雪。据古书上介绍,将这些泡沫晒干后就是靛花,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经过四次“冲”和“拉”,靛水的颜色已经成深蓝紫色。靛农用大勺舀一勺,再慢慢倒掉水,勺中留下少许沉淀物,这就是蓝靛。让它继续反应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在打靛池放靛了。
放靛前,靛农先把靛坑内打扫干净,捡去草叶杂物,从草垛上取来一些糯米草,放在靛坑内点燃,烧成灰,将其收进竹筛里,慢慢移步,晃动筛子,过滤成粉末状的草灰便在坑底均匀地铺了一层,然后将这层灰略略踩实,它是用来隔离蓝靛和坑底泥土的。铺完草灰,竹筛就要执行另外一个任务了。靛农再靛坑的入口处放了一个引流槽,下方接着竹筛,用来过滤蓝靛中残余的碎叶。竹筛用铁三角架支着,铁三角的下面还垫了几片伞状的芭蕉叶,它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因为奔流的靛水容易将坑底的草灰冲掉,芭蕉叶就是保护隔层---草灰的。
靛农又仔细察看了靛水,确信反应比较成功,即蓝靛已经生成了,就将靛池与靛坑之间通道的堵塞物除去,一股水流立即冲出洞口,流向沟渠。因为在反应的两个小时中,蓝靛下沉,上层基本是水,仅含少量靛,故应将水放掉。靛池的中部有一个洞,是为了放水用的,下部的一个洞用来放靛。这个洞的位置是根据经验而定的,以靛池能容纳的靛叶和一次制靛的产量而定,所以按照固定的量来制靛,基本上不会浪费。当水放得差不多了,空气与同时通过洞口,发出奇怪的“咕咕”声,可以看到靛池表面的水变得较稠,泛着蓝靛的光泽。此时靛农赶紧为沟渠的流水改道,将水引到靛坑内,同时用竹竿捅开靛池下部的洞,大量的蓝靛水立即喷涌而出。
蓝靛并不是直接进入靛坑,而是先经过它的喉部---过滤池,让杂质有沉淀的机会。然后经过竹筛的过滤以及守候在靛坑边勤劳的靛农除杂,进入到靛坑内的就是比较纯净的蓝靛水了。等到所有的靛水都流入靛坑内,紧张忙碌的制靛工作也进入了尾声。靛农用大桶盛水洗靛池,如下雨般冲刷池壁及池底部,剩余的蓝靛随波流进靛坑,将浪费减到最小。这时,靛坑基本满了,白沫漂移,蓝波荡漾。
制靛时,还有一道名为“驱水”的工序,就是将水面赶平。在放石灰水进行“冲”、“拉”之前和在靛坑装满之后,用小推板轻轻地安抚动荡的水面,让它平静下来。这个动作让人感觉很艺术化,就像作画之前先把纸铺平,画完之后又仔细收好。这个细节令整个制靛程序有了头尾,感觉既专业又细致,还带着点感*彩。
过一段时间,靛坑内的水分慢慢蒸发掉,只剩下10厘米左右的泥状沉淀,这就是蓝靛了。靛农准备好筐底和筐四周,使其不漏靛。然后用一种特殊的工具,有点类似建筑工地的抹泥刀,像切豆腐一样将蓝靛分成若干小块,一块块铲起来放进筐里。为了保持蓝靛的水分,当筐装满后便把筐放进水稻田里。秋冬季可以看到靛池周围的水稻田中泡了很多这样的筐,上面盖着稻草。当赶场时,靛农便会挑着蓝靛来卖,大约3元钱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