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索饭蕳前啼”的出处是哪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0:3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2 22:01
“小儿索饭蕳前啼”出自宋代张祁的《田蕳杂歌》。
“小儿索饭蕳前啼”全诗
《田蕳杂歌》
宋代 张祁
大麦半枯自浮沉,小麦刺水铺绿针。
山边老农望麦熟,出门见水放声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价贵如玉,并日举家才食粥。
小儿索饭蕳前啼,大儿虽瘦把锄犁。
晴时和麦耕荒陇,正好下秧无稻种。
《田蕳杂歌》张祁 翻译、赏析和诗意
《田蕳杂歌》是宋代张祁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麦半枯自浮沉,
小麦刺水铺绿针。
山边老农望麦熟,
出门见水放声哭。
去年涔涔七月雨,
秋田不收一粒谷。
只今米价贵如玉,
并日举家才食粥。
小儿索饭蕳前啼,
大儿虽瘦把锄犁。
晴时和麦耕荒陇,
正好下秧无稻种。
诗意:
《田蕳杂歌》描绘了一个农民在困苦的农田生活中所遭遇的艰辛和无奈。诗中描述了大麦和小麦的生长状况,以及农民们期盼庄稼成熟的心情。然而,去年七月的连绵雨水导致秋田无法收获一粒谷物。如今,大米价格昂贵,农民们只能举家过着吃粥为生的日子。诗中还描绘了小孩哭泣索要饭食,以及虽然大儿子瘦弱但仍努力耕种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农民们在晴天里辛勤劳作,但却没有稻种可种植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农民的生活困境,展现了他们在自然灾害和经济压力下的艰难生活。通过描述庄稼的生长状况、农民的辛劳和心情变化,诗人成功地把读者带入了田间地头,感受农民们的辛酸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大麦与小麦的对比,凸显了农田的枯荣和生机的变化。同时,通过描绘农民们的期盼与失望,展示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不可抗力的无奈。
诗词的结构简洁明快,以及诗人运用生动的形象描写和朴实的语言,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农民的生活状态。这首诗词既是对农民的描写,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抨击,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
总的来说,《田蕳杂歌》通过真实而深刻的描写,让读者对农民的生活感到同情和思考,同时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自然灾害的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