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16:3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8:09
1917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比较语言学史,
1919年发表关于Oscan语铭文的论文并获大学金质奖。
1923年毕业于哥本哈根大学,
1937年起回母校任教,主持比较语言学系。
1926~1927年,叶尔姆斯列夫开始接触索绪尔的理论,在巴黎跟随梅耶研究普通语法学。
1928年,出版第一部重要著作《普通语法学原理》。这本书描写语言的范畴,明显地反映出索绪尔关于语言是符号系统的观点和E.萨丕尔的概念范畴的影响。后来又出版《格的范畴》(2卷,1935~1937)。
1931年,叶尔姆斯列夫发起成立哥本哈根语言学会,自任会长,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1932年发表题为《波罗的语言研究》的博士论文,主要讨论波罗的语言的历史音位学问题。和H.乌尔达尔(1907~1957)合作,研究语音学和音位学,写出了《音声学原理》,
1935年在第二次国际语音学家大会上提出。
接着,他们把音声学发展成一般性理论,创立语符学,1936年在国际语言学家大会上提出。
1943年,叶尔姆斯列夫用丹麦文出版《语言理论基础》一书,这是语符学理论的代表性著作,讲语言的共时研究。
1935年发表了《论格的范畴--普通语法研究之一》。同一年,在伦敦语音学大会上,他和乌尔达尔一起提出了语言表现分析的理论,形成了他的语言理论的雏形。
1943年,他写成《语言理论导论》(英译本名为Prolegomena to a Theory of Language),完成了他的语言理论建设。这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一本最权威的代表作。
1956年,他亲手创建了哥本哈根大学语言学和语音学学院,并担任院长。
1965年5月30日,叶尔姆斯列夫去世,享年6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