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05: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11:53
这首诗由苏轼于1077年在徐州所作,诗中描绘了独乐园的自然环境与园中乐事,以及司马光在其中的复杂心境。独乐园是司马光于1073年在洛阳所建,取名为“独乐”,意在表达其不同于王公大人和圣贤之乐,而是如鹪鹩巢林、鼹鼠饮河,各尽其分而安之。诗中苏轼针对司马光的这种思想矛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并未亲至园地,仅根据《独乐园记》内容进行概括。
诗的主旨在于指出司马光执政能力与名声的矛盾。前四句描绘了园中景色,后四句则以花、竹、棋、酒概括园中乐事。诗中使用自然脱洒的笔调,极写园的朴野之趣,与园的“卑小”和主人公的思想、性格相一致。苏轼并未亲自涉足园地,仅根据《独乐园记》的内容加以概括,如果写景过细反而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
第二段由“独乐”二字生发,苏轼将“独乐”与“与众乐”相对比,更觉深婉有致。洛阳自古以来便是名流荟萃之地,即使高卧不出,周围的朋友也会云集在周围,故用“独乐”来命名,并非真有遁世绝俗之意,不过是“有心人别有怀抱”罢了。此段引用老子、庄子之语,表达了“才全德不形”的思想,意为将生死、得失、穷达、*等自然变化看作一种内在修养,不被外物扰乱心灵,德不外露,自然会吸引周围的人。
第三段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承接上文“先生卧不出,冠盖倾洛社”之意,通过引用老子、庄子之语进行顿挫,进而阐述了全诗的主旨。此段表达了司马光以高才全德,大得中外之望,虽无求于世,却因才德俱全而受到众望所归。诗中“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描绘了司马光在当时反对派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段将诗人自己摆进去了,表达出共同背负名气带来的责任与困境。诗中提到司马光近年装聋作哑,不再发表意见,这一段揭示了司马光在当时的党派斗争中的处境与内心矛盾。苏轼借“题独乐园”的题目,深刻描绘了司马光的德业、抱负、威望与处境,以及他内心的复杂矛盾。
这首诗是苏轼于1077年(熙宁十年)在徐州所作,时年四十二岁。1076年(熙宁九年),苏轼罢密州任,最初的任命是移知河中府。第二年又得到调任徐州的任命。当时不得入京城,只好寓居郊外范镇的东园。五月六日,读到司马光寄来的《独乐园记》,写了这首诗。此诗借“题独乐园”的题目,对司马光的德业、抱负、威望、处境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进行了深微的描写和刻画。在当时的党派斗争中,这是一个很尖锐的*主题,苏轼向来是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的。全诗于脱洒自然中别有一种精悍之气,苏轼前期的作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