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0 06: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0:11
《道德经》中有相当多的章,看起来是就事说事,其实本身或背后都隐含着类似二十八章中的“无极”视域,甚至你可以把“无极”看作《道德经》的“图像”或“意境”。
没有这个总的视域,你就只能在一字一词中应对了。“王本”(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之所以将“朴”放到“无极”之后,完全是为了直接应和最后一段:
“复归于朴”一一“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有的国外研究者也如此习以为常:“这种以‘朴散则为器’承接‘复归于朴’的编联似乎更为流畅通顺。”(H208)
但也说不定这个“削足适履”的“流畅通顺”恰恰掩盖了深入“堂奥”的“要津”。
“绝圣弃智”是和“见素”联结平行配对的;“绝仁弃义”是和“抱朴”联结平行配对的(A148)。如果前者是自然智力,以“素”为本,那么后者就是社会仁义,以“朴”为本。它表现在帛书的秩序上,“朴”乃中间的“生活之本”,指从伦常到政治的社会生活层面,当然会有“百行殊类”的“器具之用”。一般的人,则只把“器”当“器”用,不懂“器”是“朴散为器”(即“朴割为器”、“朴理为器”)的道理,所以,自己反被器用而成“唯器是利”的“小人”(即“常人”)。只有圣人,因从“知白守黑”中悟得“为天下式”的“式”,它能使“恒德不失,复归无极”的自然之道。因而,虽“朴散为器”但仍守“天下式”,即用器必以“官长”驭之,最终达到“大制无割”,即顺其自然成全治理使“天下”之神器不致过或不足地割散败失,终而不回。
可见,“朴”作为“生活之本”,是“生命之本”与“自然之本”的中间环节——“叩其两端而执其中”谓之“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中庸之道”。抓住了它,就能让“生命之本”呈现于(复归于)“道法自然”的“无极”——这才叫做“大制无割”的“无形一中和”之境界(恕我将儒道和解。孔子问道于老子终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