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19: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21:28
当美国攻击潜艇携带“海长矛”在深海中潜行时,潜艇的声纳系统持续监控水下环境,一旦锁定目标,艇上的火控系统会接收到由潜艇或地面数据处理中心传输的目标方位信息。对于远距离目标,飞机和卫星的探测数据起到了关键作用,确保了精确的目标定位。
一旦目标确认,火控计算机开始计算导弹的飞行弹道。发射人员通过目标显示器监控最佳发射时机,当条件成熟时,他们按下发射按钮。导弹“海长矛”从鱼雷发射管中发射,脱离潜艇后,导弹成为自主飞行系统,潜艇不再干涉其轨迹。
“海长矛”脱离发射管后,依靠自身推进系统和惯性导航的引导,沿预设弹道飞向目标。当推进剂燃尽,固体火箭发动机脱落,导弹进入无动力飞行阶段。到达目标上空,导弹内部的减速降落伞自动展开,减缓下降速度,随后鱼雷被释放并利用降落伞下水,启动其寻的、操纵系统,准确地导向目标并击中。
若“海长矛”搭载的是核深水炸弹,其降落伞同样负责拉出并分离炸弹。炸弹在水中下沉至特定深度时,自动触发爆炸,对目标潜艇造成毁灭性打击。
“海长矛”能攻击各种潜艇,也可攻击水面舰艇,射程65公里,攻击水下深度为600米。导弹长6。1米,重1409千克。导弹运行的弹道为水下一空中一水下,在空中飞行时速度为超音速,它能在较恶劣的海情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