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6: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01:29
学习动机理论观点多样,包括强化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和成就动机理论等,每种理论都有其独特侧重点。
强化动机理论认为,学习行为和动机可以通过强化进行解释,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对其产生影响。然而,仅凭行为推断动机存在困难,因为可能有多重动机影响。
需要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强调需要对行为的驱动作用,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认知等层次,较低级需要满足后才追求更高层次。学校教育需关注学生的爱与自尊需求,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成就动机理论关注个人对成功的追求和对失败的恐惧。默里和阿特金森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由个人对成功的渴望、任务难度和可能的成功诱因决定,对失败的担忧同样有其影响因素。
归因理论则研究行为结果的归因,区分内外部因素,以及个体的控制点,对行为动机有深刻影响。自我决定理论强调内在需要,如胜任、归属和自主,这些因素对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自我效能感理论,如班杜拉所言,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执行某行为的主观信念对动机影响巨大,个人经历、替代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状态都会塑造自我效能感。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