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神秘村寨,一半归中国一半归缅甸,一寨两国差距有多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8: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8:52
中缅边境神秘的村寨
一半归神腊埋中国,一半归缅甸,一寨两国差距有多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走进中缅边境有着一寨两国之称的神秘村落银井村。在我国云南省与缅甸的交界处,拥有漫长且曲直的边界线,在这条边界线上,一塞两国、一黑两国的自然奇观随处可见,然而其中最神秘、最奇特的还属于一寨两国,这里堪称奇观中的奇观。
银井村位于云南省瑞丽市姐相乡,和缅甸的芒秀村相连,国境以竹篱笆、水沟、田埂、村道为界,形成了“一寨两国”、“一井两国”、“一家两国”等独特景观。一寨两国在1990年之前是中缅边境的一个傣族存在,此前当地的居民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个国家。1960年,中美两国再次划界,因此这座傣族村寨被一分为二一半属于中国,一半属于缅甸。属于中国的部分因为有一个银井被称之为银井村,而属于缅甸的部分则被称为芒秀村。从此,这座跨国村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奇特地理格局。
一寨两国距离云南省瑞丽市区仅十公里左右,我国著名的71号界碑就位于这座村寨的正中间。1960年,中缅勘界时,在银井村中间树立起了一块中国71号界碑,界碑将村子一分为二。在界局宏碑西北属中国瑞丽的一侧被称为银井村,在界碑东南属缅甸的一侧叫做芒秀村。在划界之前,银井村和芒秀村是同属于一个傣族村寨的,这也便是“一族两国”的渊源。
两个国家的边界线除界桩以外,还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但边界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屏障,两个村子的居民也是互通有无、自由往来。跨境收割、跨境耕作也十分常见。我国的银井村面积约2.8平方公里,人口共有142户608人,而缅甸芒社村的面积和人口规模是银井村的一半左右,两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他们沟渠相连,村寨相依,鸡犬相闻,这片土地上经常会上演我国的瓜藤跑到缅甸的土地上,结果,而缅甸的老母鸡跑到中国的土地上下蛋。
在普通的村庄发生这种事情倒也不稀奇,但在这里却搞不好会弄成国际纠纷。只不过这样的国际纠纷在两国人民眼中却再正常不过,虽然他们顺着不同的国旗,唱着不同的国歌,但却受着同样的语言,拥有同样的风俗文化,喝着同一口井的水,唯一不同的仅仅只是国籍。
由于两村之间的距离太近,而且关系又十分的亲密友好,因此在外人看来,很难分出他们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缅甸人。虽然一座村寨被分给了两个国家,由于国别不同,我国的银井村远远要比缅甸的芒蟹村更加的富裕,教育也更加的发达,他们为了帮助同宗同园的缅甸村民,因此受留了非常多的缅甸学生来中国上学。
在2008年创建的银井边防小学,总共有147名学生,其中中国学生仅有78人,而缅甸学生却达到了69人。我国给这些小留学生发放了特殊的证件,他们可以每天自由地在两国之间来回十几次,在学校里,他们学的是中文,讲的是普通话,最爱使用的是人民币,就如同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一般。
这里每天都会发生跨国的故事,两国两村之间相互下去,相互通婚,两地的小商贩每天也在进行着国际贸易,但他们却丝毫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同。正因为这座村寨的神秘而特殊,因此名气迅速提升,如今已经被打造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
春节期间,银井的村民和芒秀的村民相邀相聚,共度佳节。节日期间,每天都有5万多人到景区旅游,缅甸的游客有1万余人。景区内有精彩的缅甸节目表演,两国人民一起欢庆新春。
银井村与芒秀村沟渠相通,血脉相亲,团结互助。每逢春节,两国人民都有吃糯米、饵丝的习俗,大家相约欢聚,谈友情、话新春。春节期间,边境线上人流量大,边防检查站设置了咨询台,设立边境旅游团队专用通道,确保中国籍旅客通关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最大限度提升通关效率,便利两国人民欢度佳节。
很多第一次来到当地的游客都会感到十分的震惊,他们根本就无法从外貌、生活习惯和语言文化上分出是哪国人。这里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71号界碑,直到1960年这块界碑的出现,才让这座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有界碑的存在,但两地之间没有严格的屏障,游客常常在村子中体验一脚跨两国,或者荡着秋千在两国之间来回穿梭,这是一种说不清的神秘体验。这条边界线不仅是中缅之间最神秘最奇特的边界线,也是一条最富裕的边际线,在当地有一座非常特殊的桥梁,桥上镶嵌的7777块质量上乘的翡翠玉石,每一块都价值连城,如今也成为游客们争先恐后体验土豪感觉的打游蚂卡胜地。
71号界碑虽然在这里变成了两个国家,但却无法分开他们的血肉亲情。随着如今中美两国实力的差距越来越大,两村之间的发展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别,我国的一侧也更加的富裕,不过缅甸的芒秀村在我国银起村的带动下,与缅甸其他的村子要富裕一些,经济上的差距并没有影响两村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