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一词多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6:1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6
【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动用)
白话文: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白话文:(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白话文:(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白话文: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
白话文: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白话文:能日行千里的马
【以】: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白话文: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白话文: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二、整体赏析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
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
“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6
韩愈《马说》中的一词多义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7
韩愈《马说》中的一词多义
注意“其真不知马也”的其是其实的意思,不是推测语气,而是肯定讽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讽刺与不满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其实,表肯定,讽刺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7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6
【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动用)
白话文: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白话文:(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白话文:(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白话文: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
白话文: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白话文:能日行千里的马
【以】: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白话文: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白话文: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二、整体赏析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
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
“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6
韩愈《马说》中的一词多义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7
韩愈《马说》中的一词多义
注意“其真不知马也”的其是其实的意思,不是推测语气,而是肯定讽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讽刺与不满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其实,表肯定,讽刺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7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6
【策】: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名词动用)
白话文: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白话文:(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它)
白话文:(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
白话文: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助词)
白话文:也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车夫的手中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白话文:能日行千里的马
【以】:
不以千里称也(凭借)
白话文: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白话文:驾驭它,却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二、整体赏析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
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
“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6
韩愈《马说》中的一词多义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7
韩愈《马说》中的一词多义
注意“其真不知马也”的其是其实的意思,不是推测语气,而是肯定讽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的讽刺与不满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其实,表肯定,讽刺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7:37
【策】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名词动用)
执策而临之 (名词,鞭子)
【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 (它)
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 (介词,难道,表推测语气)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的)
策之不以其道 (它的,代词)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助词)
马之千里者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策之不以其道 (它,代千里马,代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不译,补充音节)
虽有千里之能 (的,助词)
【以】
不以千里称也 (凭借)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 (凭,靠)
能以径寸之木 (用)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竭尽)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
【或】
或以为死 (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易】
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改变)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 (交换)
【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助动词,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名词,能力)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连词,表示转折)
执策而临之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