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8: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9:11
回顾过去,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过去12年,那是一次大规模的去杠杆和去泡沫过程,其规模不亚于1929年的大萧条。美联储*伯南克凭借对大萧条的深入理解,采取了快速的量化宽松*来应对。泡沫形成往往源于加杠杆后的资金流入资产,引发财富效应的正反馈,但也加速了危机的到来。
历史上,金融创新看似推动经济繁荣,实则常带来灾难。1929年大萧条与2008年金融危机中,每一次泡沫的破裂都伴随着债务的膨胀和资产价格的飙升。2004-2006年,美国经济看似繁荣,但房地产泡沫逐渐显现,房价飙升,债务比例攀升,信贷标准放宽,投机行为加剧。这期间,低利率和信贷宽松是泡沫形成的关键因素,而美联储在初期并未察觉到债务问题的严重性。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全面泡沫化,贷款利率下降,杠杆率激增,次级贷款占比提高,债务与GDP比例达到300%。然而,经济并未出现过热,通胀保持稳定,美联储维持低利率,直到2007年危机显现。鲍尔森等金融高管意识到了问题,但监管者忽视了债务增长,导致资产与债务错配加剧了危机的脆弱性。
2007年,危机全面爆发,股市波动加剧,次贷问题浮出水面。尽管美联储降息试图稳定市场,但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债务问题如影随形。2008年,花旗、美林等银行巨额亏损,股市、油价和美元指数同步下跌。危机高峰时期,雷曼兄弟的倒闭引发市场动荡,*不得不介入,通过TARP和量化宽松等措施注入流动性,挽救金融体系。
2009年,奥巴马*上台,推出一系列刺激计划,包括基础建设、失业救济等,全球央行联手降息,金融体系逐步复苏。去杠杆的过程漫长而痛苦,但通过*的努力和宽松*,市场最终走出低谷,开启了持续的经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