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5:0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20:23
“天贶节”,也称“婆官节”。“贶”音况,赐予也,天贶即天公赐福之意。这是从中原流传至今的一种习俗。铜鼓客家人过六月六也讲究晾晒衣物。在我老家湖南,说六月六这天不能下雨,一下雨就会倒了“婆官”,之后的日子会天天下雨。 这个习俗,自周朝武王伐纣时兴起。据传,武王伐纣正处于夏季,当大军来到朝歌南郊的牧野之地安营扎寨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下个不停,兵将出征时,个个都被淋得浑身湿透,连所带的衣物被盖都被淋湿了,加上空气潮湿,衣物被盖都变得发霉了,面对伐纣的大军,兵将士气变得十分低落。 突然,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天气晴朗起来,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武王大喜,即令部下官兵翻晒衣物。此时,四、五万大军把湿衣服被盖都拿出来晒太阳,随军的武王夫人的衣服,在凤岗上也摆出来,五颜六色的衣服显得一片红红绿绿,分外耀眼。牧野一带的居民看到晒出的红红绿绿,觉得是个大好的吉日晴天,都纷纷把衣物拿出来,在房前屋后挂的挂,搭的搭,把所有的衣物都晾晒出去。经过这天太阳暴晒后,所有的衣物果真不再发霉,不生虫了。从此,武王和百姓便认为,六月初六出太阳,是天赐之福,而被称作为“天贶日”。 从那天以后,每年六月初六这一天,不管客家人在中原,还是南迁到什么地方,家家户户都要把新旧衣服,就连老人备用押喜的衫裤(即寿衣、帽、鞋等),都拿出来晒,以示见太阳,图吉利。这天也是暑天,太阳光照特别强,后来人们把旧书也翻出来晒,以防虫蛀,甚至在此天还给猫、狗洗澡,说是六月初六洗澡可以不长跳蚤。“六月初六晒红绿”这个习俗就这样一直在客家地区流传下来。 到了宋朝,客家人迁徙到南方后,一位长老老伯,在六月初六那天中午时分,正在烈日下翻晒衣物,转身站立起来,却发现太阳照射在自己的身上,却不见身影,感到奇怪,认为这是天意,让四面八方所晒的东西都能接受阳光,是个好日子,于是便把这天天贶日视为“天贶节”。从此,每年在六月初六都敬起天神、“伯公”来,以谢天官赐福,祈望风调雨顺。 《铜鼓县志》记载:婆官,农历六月初六日。简称“六月六”,古称“天贶节”。传说这天是土地菩萨生日,农家用小竹片夹上洒了猪血的“花纸”,插在田头地角,祭祀土神,谓之“婆官烛”。这天,已进入孟夏“出霉”季节,人们还兴翻箱倒柜,披晒衣服。 客家人讲婆官的风俗,与气候干爽有很大的关联。一般是说过了六月六,便过了霉雨季节,即出霉,晒东西便晒得干。反之,另一层意思,是说气候干燥,只宜种比较抗旱的农作物,民间有“六月六,种红绿”的俗谚,就是说,过了六月六,可以种红豆绿豆等旱地作物。 六月六天贶节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西溪傩神庙。六月六天贶节,保留着赶庙会、祭祀、傩神巡游、演戏等内容,同时信男信女也可以做法事,赶庙会免不了做一些占卜、做法事等迷信活动。客家人中,妇女更信迷信。 首先进行祭祀仪式,敬天神、“伯公”。 杀猪洒血祭祀则依次算来是第二个仪式了。杀猪洒血祭祀。将猪杀死后,先是用手托住猪血洒在表芯纸上,后来用碗装血洒在纸上。洒完了血,村民们面对洒了血的表芯纸,面对神台上的傩神祭拜。祭拜都是站着拜,不能跪拜。据说拜婆官不能跪拜的原因,是传说婆官*成仙时,她正在洗澡,来不及穿裤子就上了天。这些洒了猪血的表芯纸称为“花纸”。将这些“花纸”拾起来,裁成20公分长宽的方纸,分给老表带回去。据说老表将这些“花纸”带回去后,要用小竹片夹着这些洒了猪血的“花纸”,插在田头地角,祭祀土神,谓之“婆官烛”。 应来宾的要求,活动组织者推出一位老者介绍本次活动的来由,即给大家讲讲婆官节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个仪式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即傩神巡游乡间田头。第一步是要从神台上将傩神搬下来,放在用木椅子做的小轿子里,用抹布抹干净,然后在众傩神面前舞稻草龙。共有9个傩神像,九个傩神应该都有名字,没有细究,下次有机会再好好考证一下。安放好傩神像后,准备舞龙。开始是由大人在庙里舞稻草龙,在龙前头在一个人提个灯笼引龙,那个人是倒退着面对龙头走的,龙头跟着他的韵律节奏舞动。灯笼上写有“风调雨顺”几个字。舞龙结束,有的村民在举行仪式。傩神准备巡游,稻草龙每节上都插着点着的香,每节龙上插两支香。巡游正式开始,起驾,傩神出游,所经过之处村民纷纷打鞭炮接神,历时一个多小时,在整个西向转了一圈,再回到傩神庙,这个活动就宣告结束了。 活动方后来还安排了从县城请来的夕阳红老年文艺队演了三套精彩的节目,赢得了村民一阵阵的掌声。。。。。 自铜鼓经三都到西向,路况不错,尤其是到西向要翻一座大山,山路弯弯,坡陡峭并且长达七八公里,适应山地车骑行者征服了,到山顶,在清晨或者旁晚时,可以看到典型的丹霞地貌万峰岭一带气象万千的秀美风光!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20:24
抱歉,我无法提供此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