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6: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3 16:29
对于鼻前颅底的肿瘤治疗,特别是侵犯颅底骨质和硬脑膜的鼻窦癌,传统的单纯经鼻窦切除方法往往难以实现根治性切除,导致长期疗效受限。近年来,国际上引入了两种主要的根治性手术方案: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它能准确判断癌瘤侵犯颅内的范围,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其次,通过联合开颅,可以完整切除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在内的肿瘤,避免残留病变。在手术过程中,硬脑膜可以直接在直视下操作,减少损伤,同时保护脑组织、静脉窦、颅神经及颈内动脉分支,降低出血和脑脊液鼻漏的风险。如果需要修补硬脑膜缺损,此途径更为便利。
然而,颅面联合进路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需要向后牵拉脑组织,对大脑的影响较大,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脑水肿,因此通常需要采取降颅压措施来应对。
经鼻窦进路的特点在于,它在切除鼻窦癌时,可以清晰观察肿瘤对颅内结构的影响。手术可以根据肿瘤侵入范围灵活调整切口位置,不仅可以切除原发肿瘤,还能涉及眶内容、筛板和硬脑膜的部分切除。并且,由于对脑组织的干扰较小,无需特殊降颅压措施,术后脑水肿的风险较低。
然而,经鼻窦进路的适应范围相对有限,对于侵犯颅内较大肿瘤的完整切除可能会面临挑战,术中控制颅内动静脉出血的难度较大。
在鼻腔及鼻窦的恶性肿瘤中,癌多于肉瘤,临床上又以鳞状细胞癌居首位,约占70%-80%,好发于上颌窦。腺癌及腺样囊性癌次之,好发于筛窦。肉瘤占鼻及鼻窦恶性肿瘤的10%-20%,好发于鼻腔及上颌窦,其他窦少见。肉瘤又以恶性淋巴瘤为最多,超过60%。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有下述共同特点:(1) 大多属于原发性;(2) 鼻窦解剖位置较为隐蔽,肿瘤发生于此。早期症状少,且常伴有慢性炎症,难以引起重视,以致早期不易确诊。(3) 鼻腔、鼻窦与眼眶、颅脑互相比邻,发生于上述各处的恶性肿瘤在晚期皆可向邻近组织侵犯,以致有时难以判断其原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