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06: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04:37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标题充满悬念,标题的否定句式“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新闻的内容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却说“没有什么新闻”,这种欲擒故纵的笔法吊起了读者的胃口。这篇课文的导语部分,用对比手法突出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成为了“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通过一组排比句点明了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课文通过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体部分,课文大致按照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课文介绍了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接着,课文交代了写作动机,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作者运用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读者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
结语部分,“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拾,温故知新。课文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是对历史遗照中人物表情的浮雕似的特写,其后作者用追问——“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
课文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
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