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06: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09:19
清代后期,太康地区在1860年前后迎来了道情戏的传入。受河南梆子和越调等地方戏曲的启发,道情艺人们开始尝试对口和群口演唱,题材拓宽至家庭琐事和才子佳人的故事,这个阶段被称为"座摊道情",为道情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5年,太康县的老冢镇干张村艺人张广志,作为太康道情戏的先驱,不仅是一名说唱道情的能手,还尝试了戏剧化的表演。他于1922年前后创立了首个道情科班,收徒20人,并在1924年首次让道情戏在洪山庙、五里口等地登台,配备了坠子弦和打击乐器,借鉴了河南梆子的唱腔和表演形式,从而正式将道情从曲艺转变为戏剧形式,即太康道情。
张广志的科班不仅有他的养女张大妮(艺名张文秀)这样的女演员,还有他的得意门生李继广(艺名“大白鞋”),专攻旦角。他们的表演以其新鲜的唱腔、通俗的唱词和浓厚的乡土气息风靡一时,但受限于简陋的服装道具,主要在太康、淮阳、西华三县的乡村演出。1930年中原大战后,道情戏班暂时解散,但火种并未熄灭,反而在李兴营、西华营等地涌现出更多道情班,如范炳、李继广等人组建的,甚至出现了科班。尤其在30年代中后期,马头集等地的道情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达到十几个。尽管战乱和灾荒使这些班次时有起伏,但直至解放初期,太康县始终保持着"道情之乡"的美誉。
太康道情戏- 道情戏源于道教乐歌。因道士唱乐歌时配以鱼皮筒鼓伴奏,故古时称“鱼鼓道情”,俗称“道情筒子”。明清之际在皖北地区流行,和阜阳一带民间小调“莺歌柳”融合后,形成曲艺说唱艺术。当时的演唱只限于单口说唱,伴奏也只有便于携带的鱼鼓和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