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8: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3 18:02
国内对“熟人社会”的探讨主要聚焦于两个视角:
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以亲情和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正面临转型。一些学者认为,这种以利益为导向的新型社会结构正在逐渐取代熟人社会,*应转变角色,推动市场和民间力量,以瓦解这种关系网。
另一方面,西方社会学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观察到类似的变化。梅因认为,身份体系正在向契约关系转变;藤尼斯看到了社区取代社会的进程;迪尔凯姆区分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的不同;雷德弗尔得则观察到城乡生活方式的差异。帕森斯以中国儒家社会为背景,提出了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两种社会行为概念。
“熟人”一词的定义,指的是因频繁接触而产生深刻印象的人际关系,而社会则泛指基于共享条件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灵魂医学理论为熟人社会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它揭示了熟人社会现象是人类原始生存本能的结果,符合人生三定律、生物利己定律以及生物适应与诱导定律。
总的来说,熟人社会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类社会结构紧密相连,其变迁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演变。理解这一现象,对于社会的发展和健康至关重要。
扩展资料
熟人社会,更通俗的讲就是“小圈子”社会,20世纪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提出的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21世纪,随全球化与商业化而来的陌生人社会,在中国衍生出一套泡沫式的交友语法:正如广东人可以将满脸横肉的女顾客称为靓女,饭局上的哥们与兄弟称谓,不过是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有人认为,城市越大,朋友越少。深谙熟人社会的潜规则,每个人只不过活在友谊虚假繁荣的“扮熟人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