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0: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0:39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为何会起源于武夷山呢?笔者认为,当是从散茶及松罗茶制作工艺演化而来的。我们知道,无论是最早记载的唐代“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的武夷“晚甘侯”,还是元代四曲皇家御茶园制作的武夷贡品“石乳”,均为蒸青团茶或饼茶。由于团、饼茶经蒸捣不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自然风味,且制做、饮用程序繁冗,既不能满足世人品饮的要求,又影响茶叶发展。因此,明洪武年间,朝廷颁令罢龙团,改制散茶。此当是绿茶,其制作工艺较之团、饼茶有了大简化,只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但散茶茶青采摘细嫩尖小,不经萎凋,主要工序在杀青,即将茶叶放入红锅热炒,用以蒸发水份,破坏酶的活性,产生香气,虽然保持茶叶自然真味,但缺乏熟香浓醇。
尔后,崇安令招黄山僧来制松罗茶(此茶约起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它较散茶香高味浓,遂仿之。松罗茶与散茶存异之处,明代闻龙《茶笺》载:“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炒起当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松罗制法是个大进步。但由于缺于做青,叶片内含物没有适度转化,无法使香气、滋味发展。明人张大复谓之“有性而无韵”。周亮工(1612-1672)在《闽小记》中载之曰:“经旬月则赤紫如故”。时人为了克服以上弊病,即摸索进行做青,目的使茶青叶片部分发酵,后炒焙之,这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验,才得以成功的,其中也有它的偶然发现。
关于乌龙茶制做工艺的形成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清朝年间,有一队官兵经过武夷山,当时正值采制季节,厂主及工人们仓惶躲避,士兵们就睡于茶青之上。官兵走后,厂主见茶青已变软,部分边缘发红,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将其炒、揉、焙,结果意想不到其茶不但香高、味厚,而且比之松罗茶更无苦涩。笔者认为,士兵们在茶青上睡觉时压迫、滚动,这种无意识的简单“做青”,却起到了部分发酵的效果,真是“歪打正着”。厂主、茶师们喜出望外,逐渐揣摩而为之,终于摸索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这当然是初级阶段的乌龙茶。
武夷山中茶山分布于峰岩之中,很是分散,且离茶厂较远,采茶时要各山跑动,茶青在茶篮中震动、斯磨,且加之在挑青茶篓中压放时间较长,必然会变软、红边,大晴天更为严重。由于这种状况下制出的散茶缺乏青绿,制出的松罗虽“色香亦具足”但“经旬月,则赤紫如故。”僧道茶师们企图易之技法,但“转辗相效,旧态毕露”(周亮工《闽小记》),苦于不得新法。而清兵睡压过的发酵的茶青,制出的干茶刚好顺应和发展往日所采的茶青少量红边、发酵的特点,因此茶师们便改弦更张,采用半发酵法制做武夷茶,这是工艺上的大改进。
由于有了这种正确的开端,尔后经过长期的逐步完善为晒(雨天则烘)、摇、抖、撞、凉、围、堆等做青手法,并据情况“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力求水分挥发恰好,叶片发酵适度,香气发越即炒、揉、焙之,形成了乌龙茶制作完整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比之绿、红茶更为繁复,且做青达十几个小时之长,要求茶师们力具匠心。其独特工艺造就出武夷岩茶具备“香清甘活”、滋味醇厚的独特岩韵,因此,乌龙茶制做工艺的形成,是武夷山的一大贡献。自此武夷岩茶及其制作工艺“由武夷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因此,“溪茶遂仿岩茶样”,引得“郑世报父子引进、种制武夷水仙于永春”,形成“武夷苗裔台湾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0:36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为何会起源于武夷山呢?笔者认为,当是从散茶及松罗茶制作工艺演化而来的。我们知道,无论是最早记载的唐代“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的武夷“晚甘侯”,还是元代四曲皇家御茶园制作的武夷贡品“石乳”,均为蒸青团茶或饼茶。由于团、饼茶经蒸捣不能很好地保持茶叶的自然风味,且制做、饮用程序繁冗,既不能满足世人品饮的要求,又影响茶叶发展。因此,明洪武年间,朝廷颁令罢龙团,改制散茶。此当是绿茶,其制作工艺较之团、饼茶有了大简化,只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但散茶茶青采摘细嫩尖小,不经萎凋,主要工序在杀青,即将茶叶放入红锅热炒,用以蒸发水份,破坏酶的活性,产生香气,虽然保持茶叶自然真味,但缺乏熟香浓醇。
尔后,崇安令招黄山僧来制松罗茶(此茶约起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它较散茶香高味浓,遂仿之。松罗茶与散茶存异之处,明代闻龙《茶笺》载:“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色、香、味俱减”。“炒起当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铛,文火炒干入焙”。松罗制法是个大进步。但由于缺于做青,叶片内含物没有适度转化,无法使香气、滋味发展。明人张大复谓之“有性而无韵”。周亮工(1612-1672)在《闽小记》中载之曰:“经旬月则赤紫如故”。时人为了克服以上弊病,即摸索进行做青,目的使茶青叶片部分发酵,后炒焙之,这是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验,才得以成功的,其中也有它的偶然发现。
关于乌龙茶制做工艺的形成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清朝年间,有一队官兵经过武夷山,当时正值采制季节,厂主及工人们仓惶躲避,士兵们就睡于茶青之上。官兵走后,厂主见茶青已变软,部分边缘发红,痛心不已。无奈之下,将其炒、揉、焙,结果意想不到其茶不但香高、味厚,而且比之松罗茶更无苦涩。笔者认为,士兵们在茶青上睡觉时压迫、滚动,这种无意识的简单“做青”,却起到了部分发酵的效果,真是“歪打正着”。厂主、茶师们喜出望外,逐渐揣摩而为之,终于摸索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这当然是初级阶段的乌龙茶。
武夷山中茶山分布于峰岩之中,很是分散,且离茶厂较远,采茶时要各山跑动,茶青在茶篮中震动、斯磨,且加之在挑青茶篓中压放时间较长,必然会变软、红边,大晴天更为严重。由于这种状况下制出的散茶缺乏青绿,制出的松罗虽“色香亦具足”但“经旬月,则赤紫如故。”僧道茶师们企图易之技法,但“转辗相效,旧态毕露”(周亮工《闽小记》),苦于不得新法。而清兵睡压过的发酵的茶青,制出的干茶刚好顺应和发展往日所采的茶青少量红边、发酵的特点,因此茶师们便改弦更张,采用半发酵法制做武夷茶,这是工艺上的大改进。
由于有了这种正确的开端,尔后经过长期的逐步完善为晒(雨天则烘)、摇、抖、撞、凉、围、堆等做青手法,并据情况“看青做青”、“看天做青”,力求水分挥发恰好,叶片发酵适度,香气发越即炒、揉、焙之,形成了乌龙茶制作完整工艺。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比之绿、红茶更为繁复,且做青达十几个小时之长,要求茶师们力具匠心。其独特工艺造就出武夷岩茶具备“香清甘活”、滋味醇厚的独特岩韵,因此,乌龙茶制做工艺的形成,是武夷山的一大贡献。自此武夷岩茶及其制作工艺“由武夷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因此,“溪茶遂仿岩茶样”,引得“郑世报父子引进、种制武夷水仙于永春”,形成“武夷苗裔台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