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九大建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2: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0 08:19
一、地质宫
地质宫可以说在当时是长春最豪、最气派的一座建筑了,位于解放大路文化广场北端,建成于1953 年。原为长春地质学院、后改为长春科技大学,现称吉林大学。
这栋建筑所在地的用途,原是皇宫预留地,到“满洲国”覆灭的时候,只施工了地基部分。解放后,在前期地基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建筑主体并建设完成。此建筑完成后,也成为了当时长春最大的一座单体建筑。
因为地质宫造型华丽,造价比一般建筑要高,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批判“造价高,不适合学校建筑,奢靡浪费”等,其设计者*曾因此事在媒体上公开发表过检讨。尽管地质宫的建设与建筑初期的俭朴之风并不契合,而这,也为长春留下了一座地标式建筑。
二、鸽子楼
鸽子楼,并非因养鸽子而得名,实际上鸽子楼的得名是因为这座建筑外立面的图案——墙壁上大面积星星点点的图案很像鸽子。离近仔细一看,这些图案像是随意涂抹的,离远了却看非常像鸽子(也有人说有的像乌龟)。
据说鸽子楼是长春建造的第一栋楼房,也有说法称解放战争时候整个楼被*打的全是洞,现在看到的外表的鸽子图案就是依据那个装修而成,但准确的渊源不可考。
三、长春市体育馆
长春市体育馆坐落于长春市人民大街,是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最早建成的体育馆之一,建筑设计师为同济大学的葛如亮教授。项目于1956年4月破土动工,1957年11月落成,总面积13650平方米。
是一幢坐西朝东的4层“工”字型大楼,比赛馆跨度42米,长60米,高26米,有4299个座席,为建国初期长春市十大建筑,曾入选《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为长春市的文物性建筑。
四、原吉林省图书馆
原吉林省图书馆位于新民大街1162号,由吉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长春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57年建成投入使用,为省、市第一座大型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工程。
建筑采用传统的仿古建筑风格,上为铺设绿色琉璃瓦仿古形式的钻天顶,对称的两翼是传统形式的单檐口。建筑上有丰富的细部,比例恰当,造型美观。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2平方米(包括1982年扩建的3000平方米书库建筑),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平面呈倒“T”字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五、工人文化宫
长春市工人文化宫地处人民大街5688号。长春冶金建筑学校黄建凯建筑师主持设计,长春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58年1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
建筑总面积1.68万平方米,五层局部框架混合结构,建筑立面造型构图严谨,细部檐口装饰线角明显具有民族建筑的装修特征。使用新建筑材料表现,是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特色较成功的探索。
六、吉林省宾馆
吉林省宾馆始建于1957年,占地近五万平方米,她的造型犹如一架巨型客机,翘首蓝天,振翅待航。几十年来,她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高标准、高质量地接待了几千个各种会议,并一直是省人代会、省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的主会场。
建筑造型简洁,运用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造型意象,如屋角起翘及檐下部位的仿斗拱的挑出等。建筑立面对称,比例及尺度均合宜,整体颇显朴素。
七、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位于工农广场的“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也就是人们熟知的“长春光机所”,这是长春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由长春市建筑设计院的陈有耐主持设计,长春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负责施工,1958年开始动工,1959年建成使用。
建筑平面呈“H”字型对称式布局,建筑面积7443平方米,四层砖混结构,外嵌褚色瓷砖,为一幢现代风格的科研建筑。建筑造型简洁,并无冗赘的装饰,但交错的体块形成错角使光影变化丰富,可见建筑师深得现代建筑造型的精髓。
八、南湖宾馆
作为吉林省的国宾馆,四十多年来创造了一段可圈可点、辉煌的接待历史,掩映在花木丛中的小栋别墅区曾接待过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气势巍峨的主楼是接待各种大型会议、政务活动和庆典的场所,经过装修改造后,硬件设施已达到国际高星级酒店水平。
1958年开工建设,1959年投入使用。整个工程由一栋三层主楼和六栋别墅组成,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建筑设计按照中国传统园林式布局手法,使楼群与水面、树木、亭台等天然与人造景观融为一体。
九、吉林大学理化楼
吉林大学理化楼位于同志街与城市横轴线——解放大路的结点处,是长春市建工局设计室设计,省建一公司施工,1964年8月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教学楼。
总建筑面积达4.3万平方米,主体六层,局部九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造型简洁,立面对称,整体颇显庄重。平面对称式布局,主入口大门突出、稳重、雄伟。建筑立面造型简洁,只有檐口部分有简洁的装饰,檐下有仿斗拱的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