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0:3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0:45
随着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身体的健康。每个人都想有个好胃口,好的胃口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关键因素。对胃的关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疼痛、饱胀、嗳气、反酸、烧心等,其发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一旦患上慢性胃炎就难以根治,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会有淘气鬼跑出来折磨你的胃,美食不能随意享受不说,还要饱受疼痛的折磨。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我国目前的食品卫生有待改善,酸甜苦辣咸五花八门的各色美食,不断挑战人们胃黏膜的极限。中国*中完全正常的胃黏膜相可能没有几个,大部分人都经历过胃炎的折磨。慢性胃炎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会逐渐增高。其病因虽然有一部分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但是还有其他至今还没完全明了的致病因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的多种原因中,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临床工作中我们还发现,从事竞争性强、精神压力大这种职业的人群,慢性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平均人群,可见精神因素也不能忽视。
有些患者发现,在不同医院行胃镜检查,同是慢性胃炎,但诊断却经常不一致,有的为浅表性胃炎,有的为糜烂性胃炎,而另外一个医院可能诊断为反流性胃炎。在几个医院转了一圈,患者往往搞不清自己究竟患了什么样的胃炎。要搞清这个问题,须从胃炎的分类讲起。由于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胃镜所见以及胃粘膜活检的结果有时很不一致,因此,慢性胃炎迄今尚无统一的和比较合理的分类标准。有按病因分类的,如药物性胃炎、酒精性胃炎、反流性胃炎;有按病变形态分类,如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有按病变部位分类,如胃窦部胃炎、胃体部胃炎;有根据病理学分类的,如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目前临床上慢性胃炎通常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者常可同时存在。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又称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炎症病变深度不会深达黏膜肌层,因而不会发展成为胃癌,对待这些病人,只要用药减轻他们的腹胀、恶心等症状就可以停药,无需要长期服药,也不必短期内反复复查胃镜。但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就有一定的关系,
原因大致有三:
1、多数萎缩性胃炎胃镜取材活检,往往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这两种胃黏膜病变,这两种病变有可能发展成胃癌。
2、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胃癌高发地的人群中,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也很高。
3、胃癌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围的黏膜中,萎缩性病变多见。
由此产生了一个胃炎演变为胃癌的假说: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癌。就有了“萎缩性胃炎与胃癌仅一步之遥”令人不寒而栗的说法。但是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表明:从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有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还没有得出萎缩性胃炎必然发展成胃癌的结论。胃癌的发生与萎缩性胃炎的病史长短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凭借当前的医疗技术,通过有效的药物治疗以及微创治疗,可以控制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所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不需要背负太重的思想包袱。
大部分浅表性胃炎可逆转,少部分可转为萎缩性。萎缩性胃炎会随年龄逐渐加重,但轻症亦可逆转。因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对症治疗即可,慢性萎缩性胃炎一旦确诊,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且还要定期复查。对慢性胃炎治疗应消除病因:祛除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如避免进食对胃粘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暴饮暴食、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药物治疗有抑酸药、胃粘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我国传统中医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