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08: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8:53
说到海鲜,我们第一时间能想起来大虾、生蚝、扇贝、皮皮虾等等海类,但是唯独想不到带鱼,带鱼太平民了,就好像市场中的大白菜、土豆,什么时候都有,而且离我们很近。
几乎左右的中国人都知道带鱼的做法和味道,但实际上,带鱼是正儿八经的深海鱼,我们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养殖技术也很发达,但是就是无法实现养殖。
然而 带鱼明明活在深海中,为什么却成了中国最平民的海鲜?别再无知了。
带鱼算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海鲜了,和猪肉一起炖粉条、和回锅肉同款,和面条在一起,甚至和各种各样的炒菜摆在一块,都不会有违和感。
而且一遇到什么大型的家宴,或者上饭店吃饭,带鱼就不会出现在餐桌上了,即便是年夜饭讨个“年年有余”的彩头,也不会用带鱼。
年夜饭中的鱼在沿海地带,一般用的是黄鱼、多宝鱼、石斑鱼,而在内陆,可能是鲤鱼、鲢鱼、武昌鱼,反正不管在哪儿,带鱼极少会作为年夜饭的主菜,出现在餐桌上。
其实不仅是现在,自古以来,带鱼就上不了台面,在宋元之前,有一点关于带鱼的记载,直至明朝,博物学家、福建人谢肇淛在《五杂俎》提到带鱼:“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
这段对带鱼的描述到今天,也不过时,带鱼的地位始终是低贱的,根本登不上宴席,不过带鱼的味道却很香,一点也不耽误它成为普通人家的美味。
清朝康熙年间的《日照县志》就称带鱼“味佳”,而乾隆年间的《诸城县志》则记为“鲜肥”,直至上世纪50年代之前,带鱼都还是沿海民众的专属美味。
1950年代之后,带鱼才开始从沿海走向内陆,那个时候起出海捕鱼的渔船越来越多,到1960年代,机帆船和尼龙网的使用,使得带鱼捕获量进一步上升。
捕获上来的带鱼,冷冻起来后,相当一部分运往内地,除了售卖,还有相当一部分作为福利发给了企事业单位的职工。
尤其在拥有大量国有企业的东北,工厂发带鱼,回家炸带鱼、炖带鱼,几乎成了一种集体记忆。
后来在1959年的时候,上海市饮食服务公司还编辑过一本《带鱼食谱》,各路厨师汇集、发明了64道有带鱼的菜,比如如带鱼蟹斗、吐司带鱼、八宝带鱼球、虾仁带鱼、铁排带鱼、台拖带鱼、带鱼镶菜心、蛤蜊带鱼脯、清炒带鱼片等,都是些费时费力的宴会菜肴,上海餐饮协会还曾试过举办带鱼宴。
不过到了上个世纪80-90年代,因为对带鱼的过度捕捞,带鱼就开始急剧下降了,不过到了90年代初期的时候,产量持续上升,到了现在,其他很多鱼类都天价出售,只有带鱼,依旧很朴实的出售。
就是因为带鱼的产量非常大,才能使带鱼保持草根平民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