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07: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04:36
眼镜蛇毒磷脂酶A2,又称14kuPLA2或低分子PLA2,属于PLA2超家族的一种,包含多个亚型,如Ⅰ型(分A、B型)和Ⅱ型(6个亚型)等。Ⅰ型PLA2,特别是ⅠA型,主要源自眼镜蛇毒,分子量约为13-14千Dalton,有7个二硫键,而ⅠB型则主要在哺乳动物的胰腺、肺和脾中发现。这两种都具有11位和77位的特征二硫键,结构中包含α螺旋、钙结合区和活性位点,需要钙离子激活,且因二硫键较多而具有热稳定性。
Ⅱ型PLA2的特点在于额外的二硫键连接在C螺旋中部和超长尾部。眼镜蛇毒PLA2具有高度同源的一、二、*结构,等电点为6.3,酸性,主要由Asp、Ala、Gly、Cys等氨基酸组成,无糖基,是单纯蛋白。其生物化学特性与哺乳动物分泌型PLA2相似,但具有神经毒性、出血毒性、肌肉毒性等特殊毒性作用。
蛇毒PLA2的酶活性部位与药理活性部位不同,能识别并结合特定受体,导致不同的药理效应。根据氨基酸序列和结构,蛇毒PLA2可分为眼镜蛇科和海蛇科、蝰蛇科的两类,以及D49 PLA2和K49 PLA2,后者的酶活性受Lys49取代Asp49影响。不同来源的PLA2活性差异大,比如江浙蝮蛇中,酸性、碱性和中性PLA2在不同底物上的酶活性不同。
PLA2作为水解酶,对磷脂有选择性,催化活性受物理性质影响。眼镜蛇毒PLA2不仅有酶活性,还能与特定受体结合,参与生物学功能。基因克隆技术为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提供了手段,但高效表达该蛋白的基因技术仍有待改进。
纯化眼镜蛇毒磷脂酶A2是理化性质分析的关键,传统方法如色谱柱分离常用于提取,但工艺复杂不易放大生产。新型分离方法,如葡聚糖凝胶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提供了更高效的选择,对于活性成分的保持和纯化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毒蛋白的一种,富含于眼镜蛇毒的毒液中。属酸性分泌性磷脂酶。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