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5.12那师生感人的故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00:1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4:05
桑枣中学的事情,叶志平事必躬亲。5月12日上午用过早餐后,他就与学校总务主任前往绵阳市为食堂采购面包粉。确定购买对象后,他仍有些不放心,决定去生产厂家仓库看看卫生状况,好的话,便买回去50公斤。用过午餐后,他们直奔仓库。刚进门,地震就来了。一浪强于一浪的震波不停袭来,叶志平根本站不稳,与总务主任相互搀扶着上了车,车门还没来得及关,司机驾车开始飞奔。街道上迅速塞满了避险车辆,一行人取道城外直奔安县。安县距绵阳市有40分钟的车程,刚进安县,大家发现情况很严重,成片的房屋倒塌。
桑枣中学位于一条小街最深处,街两边民房全塌完了。当时,叶志平的心提到嗓子眼。“一进校园,我看到操场上,老师们像以往演习一样,站成一个圈,将学生围在中间,全校秩序井然。”得知没有一名学生老师伤亡,师生用1分36秒撤了出来。叶志平看着大家就哭。话音至此,他声音哽咽。“那时,是高兴的泪!”
叶志平最担心的那栋旧教学楼损坏严重,但没有倒塌。这栋楼,自他担任校长后,四处找钱,整整修了3个暑假,耗资40万。
这栋楼于1983年下半年动工,1985年完工,花了16万元,1700平方米。当时学校没钱,只能盖得起这种造价100元一平方米的楼。楼房建成后,没人愿意往里搬:墙壁、楼板是空心的,里面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竹条等建筑垃圾;墙面糊着层薄水泥,到处是裂缝;水泥柱做的栏杆高低不平,上下粗细不均匀,4个角全不在一个平面。“这不能怪谁,是贫穷的经济条件造成的。”
1995年,叶志平任校长后,用3年时间对这栋楼大修。
1996年暑假,他首先拆了厕所。厕所在每层的楼梯拐弯处,像碉堡一样探了出来,就那样吊在半空中。此时,污水已将钢筋锈断了。上下两层完全剥离,非常危险。
叶志平向县教育局要了1.2万元,将厕所拆了。在教学楼外重建一处。虽然学生们上厕所远了些,但十分安全。
1997年暑假,叶志平又找来些钱,这次他向水泥栏杆开刀。水泥栏杆只有85厘米高,而且大幅度晃动,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当年,他亲眼看到一幕历险记,坚定了砸掉它的决心。那天。几位学生在三楼栏杆处站着说话,一位高个男生背对着栏杆,玩笑间,那学生往后一仰,脑袋一下子探出楼外,接着身体也出来了。“我在楼下准备接他,没想到他一扑腾,掉进二楼楼道。”那孩子皮实,起身拍拍灰,啥事也没有。叶志平砸烂水泥栏杆,在墙面上打孔,焊入1.1米高的钢管,防护功能迅速提高.
1998年暑假,叶志平决定为教学楼做更大的手术——将22根立柱全部加粗。那柱子不是一层一根,而是从地下基础层直顶到四层,共22根。柱子从37厘米增粗到50厘米。
接下来,再清理楼板,掏出里面的水泥纸等建筑垃圾,重新浇灌混凝土。
为了省钱,叶志平自有他的“小九九”。他与县水泥厂厂长熟,每次大修都向厂长要水泥。3年共要了500多袋。“用了一部分,大部分卖了,变成现金,支付工人工资了!”说到这里,叶志平为自己的狡黠嘿嘿一笑。
叶志平说,这样厚着脸皮找钱修楼,想法很简单:孩子们来了学校,我们有责任保护他们的安全。就算我不是校长,我还是个教师;不是教师,我还是个有良心的人。
叶志平特别推崇一句不知从哪看来的话,就把它挂了出来——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行事的最高原则,我按程序做事,将细节做得精致,体现高贵与品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4:09
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这是5月14日,解放军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发现的情形。这个老师叫杜正香,她是一名代课老师,她永远4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