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设计师须知的“多币种支付”设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20:3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2 18:49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进一步加深,互联网产品为了吸引更大体量的用户体验和使用,开启了“出海之旅”。而直接降低用户购买门槛的“多币种支付”设计,成为了产品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如果说语言翻译是产品国际化的第一步,那么“多币种支付”能力的搭建就是紧随其后的关键步骤。通过“多币种支付”,用户无需自行进行汇率计算和价值衡量,支付体验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支付人数和支付转化率。
以亚马逊(Amazon)、阿里巴巴国际站(AliExpress)为例,它们都为用户提供了多币种支付方案,支持用户使用本币进行付款。本文将重点探讨多币种支付方案的设计及需要注意的几点。
在币种展示方面,每一种货币都统一由三位英文字母代表,即国际标准ISO 4217。然而,仅仅展示ISO代码可能给部分用户带来定位难度。因此,增加货币名称作为辅助信息,帮助用户准确识别货币种类,以美元为例,展示为“USD 美元”。同时,增加货币符号也是提高用户币种查找效率的有效手段,因为日常生活中用户接触更多的是货币符号。需要注意的是,货币符号可能存在多国/多地区的通用情况。例如,美元符号"$",在加拿大元、新加坡元、澳元中相同。此时,使用ISO代码前的区分标识,如"$ (USD)",能够更清晰地表达特定货币。
在界面设计中,考虑货币符号的使用,创建币种符号对照表以解决不同货币符号的混淆问题。同时,为千位分隔符留出足够的字符空间,以避免在数字较多的情况下用户难以快速识别其值。在价格展示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缩小货币符号和小数点后的数字,为整数金额争取更多空间。日元、韩元等货币位数较多时,适时使用千位分隔符,简化金额阅读,提升用户体验。
在币种本地化方面,ISO 4217货币代码会随着国家*的变化而调整,例如俄罗斯卢布的代码由“RUR”更改为“RUB”。因此,设计师需要定期关注ISO代码的相关消息,确保及时更新。默认记住上一次用户的币种选择,可以避免用户重复切换,提升购买流程的流畅性。同时,考虑根据用户的IP定位或浏览器默认语言,自动为用户切换至对应的地区使用币种,以提供更个性化的支付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价格也是解决部分不可支付币种的有效手段。例如,亚马逊中显示肯尼亚先令等币种时,会提示用户页面价格仅为参考,实际支付可能不成功。这有助于用户在不同货币之间进行价值衡量,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多币种支付”功能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购买支付流程差异,主要分为两类用户群体:一类用户在平台初期首先会将币种进行本地切换;另一类用户则在意商品详情多于价格,通常在支付阶段进行币种切换。因此,设计师需要设计全局货币选择器,让其成为用户的必需品。同时,在支付链路中,如选择套餐付款方式、付款周期等细节时,为用户提供币种切换功能,确保用户顺畅完成支付流程。
总结而言,在“多币种支付”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币种展示方式、币种切换时机、支付场景、支付链路以及开放币种范围等多方面因素,以提供国际化用户良好的支付体验和感知。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提升国际化支付场景的设计质量和用户体验,不仅能够传递产品国际化信息,还能为业务带来可观的营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