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06: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06:47
回国后,汤佩松全身心投入中国植物生理学及生物科学的推动,尤其在抗日战争艰苦时期,他在昆明创办的油印刊物“生物化学通报”成为同行获取和交流学术资源的重要渠道。
1948年,汤佩松发起并组建了北京生物科学学会,该学会在战后初期的学术复兴和新一代生物科学家的培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51年,为了推动植物生理教学,他在北京农业大学创办了《植物生理学通讯》,这份刊物起初为油印,后改为铅印定期出版,深受学界欢迎。
面对遗传学领域的大论战,汤佩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支持摩尔根遗传学,展现了科学家的正直与勇气。1956年和1962年,他在制定科学规划时投入巨大热情。1976年,他的“光合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概况”对中国的光合作用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978年后,汤佩松不仅在植物研究所工作和规划科学,还在国际交流中做出显著贡献,接待各国代表团并率团访问美国和澳大利亚,向世界展示中国科学成就。1983年,作为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他倡导“中国植物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主题,倡导创新,推动学科发展。
尽管年事已高,汤佩松仍关注科学动态,指导研究生,坚持为中国科学事业贡献力量。他强调,科学工作者应根据中国国情,兼顾国家需求和学科特色,走自己的道路,为国家做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贡献。
汤佩松,植物生理学家,生物化学家,教育家。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植物呼吸代谢和光合作用的研究,提出植物代谢多条路线的观点。在植物生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为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