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23:07
共0个回答
nanosleep()sleep()和nanosleep()都是使进程睡眠一段时间后被唤醒,但是二者的实现完全不同。 Linux中并没有提供系统调用sleep(),sleep()是在库函数中实现的,它是通过调用alarm()来设定报警时间,调用sigsuspend()将进程挂起在信号SIGALARM上,sleep()只能精确到秒级上。nanosleep()则...
linux 的sleep()、usleep()、nanosleep()函数除了时间单位为微秒以外,在使用上与sleep()差不多。还有就是实现也是不同的,sleep因为是用alarm实现的,所以时间单位为s ,而usleep的时间单位为us ,那肯定不是由alarm实现的,所以说它们的实现不同,但都是linux用的,而window下不能用,因为都是sleep和usleep都是在unistd.h下定义的。return:若...
1.2.1 sleep,usleep,select,nonasleep对比与应用在程序中,当需要让进程暂停执行以节省CPU资源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挂起函数。主要有sleep, usleep, select, pselect, 和 nonasleep。它们的精度和适用场景各异:sleep:适合于秒级别或以上的时间挂起,是通过库函数实现,通过alarm和sigsuspend实现挂起。usleep:用于微秒级别挂起,Linux环境中推荐用于延迟...
Linux 黑历史:usleep/nanosleep——设计失败的 APILinux试图通过引入usleep和nanosleep这两个新API来提供微调级的控制,然而,它们的本质依旧是自旋等待,对CPU的消耗不言而喻。当初,Linux被寄予了支持高精度定时和快速唤醒的厚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意。自Linux 2.5.39版本开始,这两个API的行为与Windows趋同,但其设计上的争议从未平息。精度与效率的...
Linux 黑历史:usleep/nanosleep——设计失败的 APILinux在引入线程功能上相对滞后,早期的多任务和异步功能的实现并不完善,usleep和nanosleep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两个API。usleep和nanosleep初看似乎解决了微秒级甚至纳秒级睡眠的问题,但实际上它们更像是自旋等待的变种,不完全符合睡眠的典型语义,反而会消耗大量CPU资源。早期的Linux开发人员常常因为...
nanosleepnanosleep函数函数int nanosleep(const struct timespec *req, struct timespec *rem);定义在头文件#include 中。这个函数的主要作用是让当前线程暂停执行,直到达到用户指定的时间点,其参数详解如下:struct timespec结构体包含两个成员:tv_sec表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范围是0到999999999秒;而tv_nsec则是纳秒部分,...
Linux系统中的进程调度介绍比如执行nanosleep进入睡眠、执行exit退出、等等;进程请求的资源得不到满足而被迫进入睡眠状态。比如执行read系统调用时,磁盘高速缓存里没有所需要的数据,从而睡眠等待磁盘IO;进程响应信号而变为非可执行状态。比如响应SIGSTOP进入暂停状态、响应SIGKILL退出、等等;2、抢占。进程运行时,非预期地被剥夺CPU的使用权。这又...
NuttX操作系统(十五):usleep/sleep导致的调度首先,clock_nanosleep()的实现通过nxsig_nanosleep函数处理,它会清空信号集并检查是否有需要处理的信号。如果有,会移除对应信号并可能将其添加到信号队列中,否则,会启动watchdog定时器,阻塞任务并进入等待信号状态。当定时器超时,wd_start()会被调用,此时会调用up_block_task函数,暂停当前任务并...
sleep()是做什么用的Sleep()的作用是暂停程序。Sleep()里面的单位,是以毫秒为单位,所以如果想让函数滞留1秒的话,应该是Sleep(1000);Sleep()的使用,示例:include<windows.h> intmain(){ inta;a=1000;Sleep(a);return0;}
linux clock nanosleep 没有调用函数sleep(), 精确到秒 或者usleep(),精确到微秒 或者nanosleep(),精确到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