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4: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8:01
在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中,数据传输从计算机 A 的应用层开始,应用层通过添加协议头与计算机 B 的应用层通信。信息单元包含协议头、数据和可能的协议尾,随后被传递至表示层。表示层添加了计算机 B 表示层可理解的控制信息的协议头,信息单元的大小在每个层次协议头和协议尾的添加中逐渐增加。在物理层,信息单元通过网络介质传输。
计算机 B 中的物理层接收到信息单元并传至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读取并理解计算机 A 数据链路层添加的协议头中的控制信息,去除协议头和协议尾,剩余数据被传输至网络层。每一层执行相同的操作:从对应层读取协议头和协议尾,去除,然后将剩余信息传至上一层。应用层完成这些操作后,数据被传递至计算机 B 的应用程序,这些数据与计算机 A 发送的数据完全相同。
一个 OSI 层与另一层之间的通信通过利用相邻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相邻层之间的服务帮助 OSI 层与另一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进行通信。一个 OSI 模型的特定层通常与另外三个层联系:直接相邻的上一层、下一层以及目标联网计算机系统的对应层。例如,计算机 A 的数据链路层需要与网络层、物理层以及计算机 B 的数据链路层通信。
比较 OSI 模型与 TCP/IP 模型,TCP/IP 模型是一个简化版本,仅包含四个层次:
这些层次与 OSI 模型的功能对应:
因此,尽管 OSI 模型提供更详细的层次结构,TCP/IP 模型通过简化层次,更符合实际网络通信的需要。
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和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