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12:38
风筝艺术概况
中国风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技艺,这点早已为世人所公认。但要认真研究起来,记述中国风筝的详细资料却不多,而专述中国风筝具体技艺的资料就更少。
中国传说曹雪芹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一个记述中国风筝技艺的专著,但不只未见到此书的全文,就连此说是否属实,曹氏是否确有废艺斋集稿这套著作,也还缺少足够的旁证材料,学术界还在争论之中,没有结论。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流传的谱式了。如传说宋徽宗的“宣和风筝谱”是较早的一本,但乃未见到。其他就是各风筝世家或风筝玩家个人收集的谱式了,还能找到一些。
中国虽然这些谱式各有局限,但毕竟是可贵的资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30年代金铁庵著的“风筝谱”一书较有价值,不足之处是没有图,这也许是由于当时印刷出版条件和资金的限制有图而未印出来。
中国除“谱”外还有一种可贵的实物资料——“条”,即制作某种风筝骨架所用的标准竹条,这一般都是在大批生产风筝的世家中代代相传的,如北京“风筝哈”家就有一捆流传几代的“条”。
这就补充了“谱”上只有画面,没有骨架或只有骨架而没有具体竹条尺寸和粗细变化的不足,使风筝技艺的流传更加完整。在文字、图画和实物之外,中国民间工艺的技艺传授主要靠“口传心授”,这就是在民间艺人中使用的“诀”。这是为了好教好记和保密所用的“歌诀”或“切口”。
由于艺人的文化水平所限,这些歌诀或切口往往有音无字、或有字无形,在流传中丢失、修改、讹误很多。中国对风筝技艺的讨论主要是以上述流传下来的。
有限的文化遗产作为历史背景的参考,以现存的传统中国风筝为根据,用科学的工艺技术和飞行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希望它能为今后中国风筝技艺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简单地理解这“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
但实际上这四字的内涵要广泛得多,几乎包含了全部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内容。如“扎”包括:选、劈、弯、削、接。“糊”包括:选、裁、糊、边、校。“绘”包括:色、底、描、染、修。“放”包括:风、线、放、调、收。而这“四艺”的综合活用就要达到风筝的设计与创新的水平。
我们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筝载人
2009年10月,在广东汕头澄海区的空地上,“汕头风筝王”陈旺松放飞了一个一百多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这个风筝把一个小学生带上了天空,实现了风筝载人。这已经不是陈旺松第一次挑战风筝记录了,在二十年放飞风筝的过程中,这个农家孩子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位置。
相关著名艺人
魏元泰、陈善庭、张衍禄、牟秀兰、郭遒馨、胡敬珠、杨同科、杨万善、韩连溪、康万香、孙永春、张效东。
派系
传统民间派
潍坊民间风筝,从历史上看,是相对宫廷风筝和艺匠风筝而言的:在现代,则是相对现代新式风筝而言的。
其特点是:
民间风筝的制作者,多数是农民和手工艺人,一般说,在艺术上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他们按照自
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和审美习惯,无拘无束地表达理想和愿望,他们的风筝,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的配置和制作风格,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民间风筝大都是结合清明、重阳节这些传统节令制作的,所以其主题是有选择的,形式讲究装饰性。
民间风筝一般都是就地取材、蔑扎纸糊、不甚讲究,但风格粗犷、不矫揉造作。
民间风筝受地域性文化、经济、风俗习惯的影响,而且在制作中往往相互观摩、磋商,加之祖传、世袭的因素,所以,民间风筝带有古老传统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创作。
传统艺匠派
由于出现了卖风筝的生意,专职风筝艺匠也就应运而生。
在潍坊历史上,甚至有不少知名画家也参与风筝的绘制乃至设计制作,使潍坊风筝中出现了十分考究的精品。当然,这些精品,一般人玩不起也买不起,而买这些风筝的有钱人,往往提出要求,向艺人订作,这就是那句流传下来的谚语所说的情况“七分主人三分匠”。
另外,在新旧朝代更换期间,一些宫廷风筝艺人流落民间,也促进了艺匠派风筝的发展和提高,使其带有宫廷风筝庄重、华贵的特点。传统艺匠派对潍坊风筝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它使潍坊风筝从一般的玩具,上升为有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潍坊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创新派
到了现代,由于广大专业美术工作者、科技人员、工人、城镇居民踊跃参加风筝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工艺、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在继承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崭新的现代风筝。现代风筝的主要特点是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造型简洁、明快、清新、巧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