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18年,收割4万人,700亿海银财富爆雷,钱去哪里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5:3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7:08
海银财富,国内财富管理领域的一颗明珠,却在18年后,爆出总额超过700亿的巨额债务危机,成为了全国第三大财富公司的“爆雷”事件。其背后实控人利用22家空壳公司,编织了一场大规模的“收割”计划。投资的底层资产全部是空壳,投资者连追债的对象都找不到。这场“世纪大收割”是如何实现的,又涉及哪些人,以及钱的去向,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今天的内容或许不能让你一夜暴富,但绝对能让你在投资路上少走弯路,规避风险。
成立于18年的海银财富,其业绩令人瞩目,不仅在国内8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了180多个财富中心,还拓展到了香港、英国、美国等地,拥有4万名高净值客户群体。在2019年的广州客户年终答谢会上,海银财富更是以丽思卡尔顿酒店为背景,邀请了十几位财经专家和投资大亨站台,吸引450多位高净值客户参加,活动口号是“共赴财富盛宴”。然而,这样一家行业龙头,却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债务危机。4年后,投资者才意识到,自己参加的“答谢宴”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鸿门宴”。
2023年底,海银财富面临兑付风险的消息不胫而走,但公司仍试图遮掩。直到今年5月,海银财富终于正式宣布不再兑付投资者资金,“暗爆”转变为“明爆”。与中植系一样,海银财富的主要业务是财富管理和投资理财,但不同的是,其投资标的均为虚假资产,实控人通过22家空壳公司构建了一个空壳大厦,大厦的根基虚无,最终导致所有投资都化为泡影。与投资中植系相比,投资海银财富的投资者几乎无法追回任何本金,真正陷入了“肉包子打狗”的境地。
这22家空壳公司表面上注册资本都超过1亿元,但实际的实缴资本金却几乎为零,有些公司的注册资本甚至仅为1万元。海银财富通过这些公司发行了465只理财产品,宣传的投向包括地产项目、市政工程等,但这些项目大多已无望实现。这意味着,从宣传到销售、募资再到投资,海银财富的整个操作流程均属虚假。这18年间的“滚雪球”过程,让投资者在不知不觉中深陷其中,直到债务窟窿大到无法填补,公司最终爆雷。
既然理财产品的投资内容都是虚假的,那么钱的去向就变得扑朔迷离。通过查询理财产品注册信息,发现465个产品共同使用了49个收款账号,平均9个产品的收款账号相同。以壹嘉供应链公司为例,它发行了84只理财产品,总规模达68.2亿元,其中“1815”银行账户被58只理财产品使用,总规模高达26.69亿元。理财产品的设立通常遵循专款专用原则,而海银财富的这一操作实属罕见。这些资金最终去向如何,目前尚无定论。
海银财富的爆雷事件不仅对4万名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还创造了两项历史记录:一是从头至尾的造假和欺骗,其账户和产品底层资产均存在虚假成分,这种行为竟然能够逃避各种金融监管;二是欺诈行为持续时间长达18年,期间无人察觉,最终以产品的“自爆”告终。爆雷后,海银公司实控人韩宏伟向投资者承诺“兜底”,提出了包括房产、白酒和健康管理在内的化解债务方案,但投资者对此表示强烈质疑,认为这更像是“二次收割”。这些化债方案似乎布满了陷阱,投资者难以接受,纷纷前往维权。
面对巨额债务危机,海银财富将面临漫长的债务化解过程和随之而来的大量诉讼。这场涉及违法成立的金融理财产品的事件,将对相关责任人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已渐明朗,但钱的去向和追回的可能性仍是一个未知数,按照以往的案例,这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