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位移概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0: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8 19:25
激光位移技术是一种精密的非接触测量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置、位移等变化,广泛应用于几何量如位移、厚度、振动、距离和直径的测量。其测量原理主要分为激光三角测量法和激光回波分析法,前者适用于高精度、短距离的测量,后者则适用于远距离测量。
激光位移(三角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热轧带钢板形测量,因其操作简单、响应快速和易于实时数据处理,已广泛应用于板形测量。该技术的核心设备包括激光光源和接收器,如PSD和CCD。当被测物体位移时,光束在接收元件上产生相应位移,通过几何关系计算出位移值。实际应用中,微处理器会处理并分析这些数据,提供模拟量或开关量输出。
激光三角测量法的传感器,如ZLDS100,其性能卓越,线性度高达0.01%,分辨率低至0.1um,响应速度高达9.4KHz,并且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然而,这种方法仅能测量物体因浪形摆动的位移,要获取如平直度这类更复杂的参数,需要沿宽度方向设置多个激光位移传感器,例如三台或以上,以捕捉宽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纵向纤维长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