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8: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2:34
王宗炎,清代一位显著的藏书家和文学家,字以除,号谷塍,晚号晚闻居士。原名王琰,籍贯浙江萧山。他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为进士,官至知县,但他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于教育,尤其在杭州紫阳书院担任主讲,享有“东南硕师”的美誉。
尽管家境仅能维持温饱,但王宗炎对书籍的热爱却超越一切,不惜一切代价购藏书籍,尤其偏爱抄本。他亲手建造了两座藏书楼,即“十万卷楼”和“小学楼”,这两座藏书楼使得萧山的藏书文化独树一帜,与陆芝荣的“寓赏楼”和陈春的“湖海楼”并称为萧山三大藏书楼。
王宗炎在学术上精通校雠之学,对郑、孔小学有深厚造诣,专注于文史研究。他十分乐于提携后辈,如汤金钊等人,他40年的教育生涯中培养和推荐了众多人才。在文学领域,王宗炎的古文词功底深厚,曾受章学诚之托编次整理其著作,尽管在书成后章学诚去世,但这部著作最终成为《章氏遗书》。
他的藏书印上刻有“湖东不住住湖西”、“宗炎图书”、“小学楼”等字样,他的著作《晚闻居士遗集》也彰显了他的学术贡献。他的子嗣王端履继承了家中的藏书,将书楼改名为“重论文斋”,收藏了诸如宋施谔的《乾道临安志》、宋张洪等的《朱子读书法》等珍贵文献,藏书印上则有“十万卷楼藏书”的印记,进一步延续了家族的藏书传统。
王宗炎教授,男,1913年1月出生,广西合浦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1970年起任广州外语学院副教授,1977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语言学会第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会委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丛书》两位主编之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2:32
王宗炎,清代一位显著的藏书家和文学家,字以除,号谷塍,晚号晚闻居士。原名王琰,籍贯浙江萧山。他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举为进士,官至知县,但他的学术兴趣主要在于教育,尤其在杭州紫阳书院担任主讲,享有“东南硕师”的美誉。
尽管家境仅能维持温饱,但王宗炎对书籍的热爱却超越一切,不惜一切代价购藏书籍,尤其偏爱抄本。他亲手建造了两座藏书楼,即“十万卷楼”和“小学楼”,这两座藏书楼使得萧山的藏书文化独树一帜,与陆芝荣的“寓赏楼”和陈春的“湖海楼”并称为萧山三大藏书楼。
王宗炎在学术上精通校雠之学,对郑、孔小学有深厚造诣,专注于文史研究。他十分乐于提携后辈,如汤金钊等人,他40年的教育生涯中培养和推荐了众多人才。在文学领域,王宗炎的古文词功底深厚,曾受章学诚之托编次整理其著作,尽管在书成后章学诚去世,但这部著作最终成为《章氏遗书》。
他的藏书印上刻有“湖东不住住湖西”、“宗炎图书”、“小学楼”等字样,他的著作《晚闻居士遗集》也彰显了他的学术贡献。他的子嗣王端履继承了家中的藏书,将书楼改名为“重论文斋”,收藏了诸如宋施谔的《乾道临安志》、宋张洪等的《朱子读书法》等珍贵文献,藏书印上则有“十万卷楼藏书”的印记,进一步延续了家族的藏书传统。
王宗炎教授,男,1913年1月出生,广西合浦人,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46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讲师,1951年晋升为副教授;1970年起任广州外语学院副教授,1977年晋升为教授;1979年起任中山大学外语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是中国语言学会第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第四、第五届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编委会委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现代语言学丛书》两位主编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