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18: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0:58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中医学研究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启动了国家级的“八五”和“九五”经络攀登计划项目。这些项目旨在从现象深入到本质,重点研究经络感传的机理、经脉与脏腑的关系以及经脉线的理化特性。以下是这段时间内的一些关键发现和理论发展:
1996年,邓宇等人提出了“分形分维的经络形态”理论,认为经络是非间隙性的,由细胞充填并形成一个“自身调节-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统一的系统。张声闳则探讨了“间隙维”经络,虽然存在争议。
神经论在1995年兴起,认为经络感传是由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所驱动。体液论则强调经络是体液运行的通道,体液运动能刺激神经产生感传。能量论则认为经络是能量与信息传输的载体。
中国学者孟竞璧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进行了研究,如1992年曾邦哲提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模型,探讨了经络的系统医学作用。国外如法国的de Vernejoul和Niboyet在80年代分别运用同位素示踪和皮肤电研究经络。
1970年代,日本本山博用液晶薄膜法观察经络感传线的温度变化,法国的J.Borsarello则使用红外热像法进行经络研究。更早的1950年代,日本长滨善夫发现了循经感传现象,Nogierop在中国耳针穴位的研究也有所贡献。
总的来说,这些研究揭示了经络的复杂性,从不同角度探讨其结构、功能和*机制,为现代经络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主编,本书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着重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内容较为系统简要,并附录有关的现代科学知识,供中西医参照学习。1974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