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9:1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7:18
为什么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错误的? 【我的观点】不知何时,教育家陈鹤琴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似乎成了颠簸不破的真理。笔者想,陈鹤琴之所以这样说,目的是强调教育者对孩子的一种责任与信念,是教育者基于这种责任与信念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对任何学生不轻易丧失信心与放弃。实际上,这句话只是教育者的严于律己,而并非一种教育的评价标准。犹如国学泰斗季羡林老师,他对人家称他为"国学大师"、"学界楷模"的作法并不认可一样,他认为自己连"小师"也算不上,他认为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其实,这是大师的自谦,对于季老的人格魅力、学术功底和治学态度,我们非常景仰。但我们能否就拿季老对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人,苛责他人?季老都自称"小师"也算不上,又有多少人堪当"大师"之名? 很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背景,凡事也不可以绝对化。陈鹤琴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是这样。如果绝对化,将此作为信条,甚而成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指责教师的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实在有些荒唐,我们的教师也就实在太冤了。试想,有几人比孔老夫子的教育水平还高?但孔子也发出过"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的感叹。据说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惟七十有二,不肖者也不乏其人,况吾辈乎?笔者不知道动辄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来苛责教师的人是别有用心找茬,还是有其他意图,笔者就不相信有哪位天才能有如此通天的本事,能够把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教好。 在此,笔者倒并不是为教育者开脱教育不好学生所应承担的责任,笔者并不否认,同样的学生,不同的老师教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收到的成效也是不一样的。教师队伍中也确实有一些"不会教"的老师,他们不敬业,师德有问题,专业水准不高,但我们也不能拿某些人甚至是极少数大师的能力和标准来对其他教师求全责备。更不能把所有的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都归咎于老师的"不会教"。从教师的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不会教"和"会教"也是相对的,从"不会教"到"会教"是一个漫长的自我否定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存在"不会教"的老师。那么,是否真的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呢?我不否认,某些大师有本事教好某些常人教不好的学生。莎莉文老师不是把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培养成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吗?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母亲居然能将被学校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培养成大器。武汉弱智的舟舟被其父亲培养成乐团指挥。这些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有力佐证吗?但如果据此推而广之,恐怕就不合规律。笔者认为,这些只是偶然的、极端的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 我们呼吁人们,不要无限放大某些论调的作用,更不要以偏概全,把极个别的偶然事件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影响人的成长的因素很多,学生的个人潜质千差万别,要我们每位教师都成为大师级人物太不现实(若人人都成为教育家了,教育家也就不值钱了,实际上也就没有了教育家),当前,允许我们每个教师仅仅如沙利文那样担负教育一两个学生的任务吗?如果不是,你又怎么能照顾好几十个性格迥异的学生的方方面面呢?除非你是孙悟空。再说,学校教育毕十年之功,也难敌一两场黄色录像的功效。君不见一些道貌岸然的"公仆"们修炼了一辈子,往往顷刻间就拜倒于粉红色的石榴裙下,况正处于青春危险期的少年乎?此外,人的性格形成、成长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绝非教育一种因素能决定了的。再说,当前的体制下,教育如果碰到了不讲理的学生或家长,或蛮横的官员、富商巨贾,教育又算什么东西?教育一遇到这些人,竟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君不见老师屡屡遭遇不幸的案例,无论怎么顽劣的学生(尤其义务教育阶段),只要是与教师、学校之间发生了冲突,那一定都是老师、学校的错,教育方面只有低三下四的去承担一切本不该承担的"责任",谁都可以拿教育出气,谁都可以对老师说三道四,教育咋就如此脆弱、窝囊呢?这到底又是谁之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句话本身并没有多大问题,只是不能据此来对老师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能因为只要有学生出了问题,就去指责老师"不会教",难道学生身上的一切问题都真的是老师所致吗?此外,人的某些习惯也并非一朝一夕养成,要改正也是如此。"积习难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也是此理。因此,我们怎么能指望教育就一定能挽救所有的人呢?即使某学生弱智,或者人格畸变,心里有障碍,思维本不同常人,你也得将他教好,否则,你就是"不会教的教师",这是什么逻辑? 再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个教好与教不好、会教与不会教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如果说每一个学生通过教育都是可以取得进步,都会有所收获的(且不确定进步的程度与收获的大小),这就是广义上的"教好",笔者并不否认,只是这样一种标准太容易实现,相信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会教"的要求。如果不能给定,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我能否这么套用一下:"没有不会教书的老师,只有不会为神圣事业服务的社会","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会养的家长","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有不会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领导"……。 当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说法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它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那就是强调一切以学生为本。要求老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充分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都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总之,我们看问题,做事情不能太绝对化,要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不能随便把在某些特定背景下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东西当作亘古不变的真理,据此到处滥用。 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我们教师自勉自励、我们自己对自己说是可以的;其他的人,尤其是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以此对老师说三道四,我们就要坚决、勇敢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