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没了超过半个世纪,惊艳全世界的中国水底古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3: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3:31
201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水底之城狮城的震撼照片。狮城,原名遂安县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明正德八年修筑城墙,城内面积约为0.432平方公里。1959年,为建设新安江水电站,遂安县和淳安县合并,29万人离乡,狮城与贺城两座古城沉入千岛湖底,现址位于淳安县千岛湖西南湖区茅头尖水域、五狮岛南,距千岛湖镇约40公里,为著名水下古城。2011年,狮城水下古城被列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际考古学家将狮城比作“时间胶囊”,因其不受自然侵蚀,城市整体状态稳定,仿佛一座穿越历史的船只。从照片中可见,狮城的古老房屋、楼梯、墙壁、石碑等与数千年前保持一致。
狮城商贸繁荣,有各种商号店铺,包括典当、盐栈、南货、京广洋货、烟酒糖、成衣、药材、图书、照相、染坊、灯笼、雨伞、面馆、理发、镶牙、水果、熟食等。1926年狮城创立普明电灯厂,可供电650只15瓦电灯。1959年水库蓄水后,狮城被淹没,29万人迁移,古城及周边27个乡镇、1000多个村庄、30多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沉入湖底。
狮城老照片
狮城时间线包括: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坝蓄水,狮城被淹没;2002年央视“新闻30分”报道,狮城沉睡于湖底,拥有1400年历史;2011年,《中国国家地理》刊发狮城水下古城照片;2012年,央视连续5天直播水下古城探秘。从2001年到2016年,狮城经历了6次水下探摸。
知名水下摄影师吴立新潜入湖底,发现狮城北门附近的古城建筑遗址。镜头清晰捕捉到百年以上牌坊、长满暗绿色藻类的砖墙、木窗,建筑细节精美,展示了当时工匠的精湛技艺。
潜水员发现,城墙石缝的石灰保存完好,气势宏伟的西城门完好地耸立在水中,木制城门的铆钉和铁环清晰可见。湖底还发现了“光绪十五年制”瓦当和明代石碑。
狮城保存良好,基本处于被封存的状态,完整性优于陆地上的古城。专家认为,若降低水位30米,狮城可能重见天日,但这种方法不妥,会使砖石和木头损坏。为此,淳安县设立了千岛湖水下古城保护区,航管和旅游部门用浮筒定位,禁止船只驶入,保护古城。
尽管如此,水面上的浮标腐烂,界线模糊,对古城造成损坏。潜水员在探寻时发现了不少被挂住的渔网,甚至有牌坊被拉倒。2004年,曾有公司投资开发民用潜艇“天清号”,但至今仍停靠在千岛湖码头,因为国家对民用潜水艇管理无相关细则。
专家考虑建造“阿基米德桥”,一种水下悬浮隧道,以保护狮城。选址在千岛湖五龙岛风景区,长度不足1千米。若试验成功,可能在古城尝试。然而,狮城沉入水底是否是好事,值得思考。虽然狮城并非最特别的古城,但水下状态使她与众不同,避免商业化改造。
狮城原貌还原,布局图展示了从南宋至民国时期的城池变迁。现在,狮城在千岛湖周围有供游人游玩的地方,还有VR体验馆,让游人仿佛置身水下古城。专家们在研究水下悬浮隧道技术,希望在狮城尝试。狮城沉入水下,保持了刚沉没时的容貌,成为最特别的水下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