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3: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5:21
五言律诗的最终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这对诗友共同完成的。他们晚于李峤和杜审言进入朝廷,凭借出众的文才成为武后时期台阁诗人。在宫廷馆阁的生活中,他们的创作多以应制诗、咏物和赠别为主,反映出当时的风雅氛围,但因受限于宫廷生活,内容上有时显出辞藻丰富而内容贫乏的问题。同时,他们有充裕的时间专注于诗艺,对诗律进行精雕细琢,注重声韵的和谐,尤其是粘对规则,要求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在平仄上相粘,形成全诗的平仄呼应。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中提到,沈、宋的律诗创作技巧,被赞誉为“律诗”的定型标志,这是最早的“律诗”命名记载。
五言律诗定型对唐代近体诗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它从永明体的四声律过渡到唐诗的平仄律,易于学习和应用。其粘对规则的推广,使得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等形式得以推导而出。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七言律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杜、李、沈、宋等人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成功运用粘对法则创作七言诗,如宋之问的《度大庾岭》和沈佺期的《古意呈补阙乔知之》等,展现出真情实感和工整的诗律对仗。
尽管他们在宫廷时期的应制诗作品并非尽善尽美,但通过磨砺,他们在遭贬谪后,将真情流露于诗中,如杜审言的《五律·峰州流放》和沈佺期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这些作品在情感表达和声律上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与盛唐诗人作品相差无几。沈佺期的七言律诗如《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和流放期间的作品,如《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则展现出早期七言律诗的成熟与深度,成为初唐七律的典范。
总之,杜、李、宋、沈等人的努力,使唐代近体诗在武后至中宗景龙年间各声律体式趋于定型,并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标志着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扩展资料
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