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11:1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2
湘军期初来源于淮军。李鸿章在《湘军志》上面有这么一段话来描述淮军,芒鞋短衣,布帕包头。因为这样一个描述,淮兵也受到了一些地区的嘲讽,但是这个布帕包头的局势却没有改变,后来反而用了颜色更鲜艳的红巾来包头,那么这是有什么必然的原因吗?
一、湘军多为农民,为了生存才投入到曾国藩的属下。晚清*,局势已经是破败不堪,清军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已经是无暇顾及,太平天国运动势如破竹。曾国藩是一个一腔热血为国家的人,他看到清*的不作为,面对内忧外患无暇顾及的局面,感到很是失落,于是就计划自己创建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就是后来的湘军,也就是被人们所熟知的红巾军。清朝晚期的社会局势已经和危机,很多百姓过不下去,这时湘军又出台了丰厚的薪酬,
“湘军陆军正勇(勇,即临时征募的士兵,属于战时上战场,战后解散的临时工)每日口粮一钱四分,每月四两二钱(小建月(即每月29天的月份)则为四两零六分)。”
所以大量贫困农民就蜂拥而来,加入湘军。
二、湘军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当时湖南并不是只有汉人,而是少数民族居多,少数民族一般都是信仰十分浓重的,所以湘军在很大层面上也是有信仰的。正是这种信仰,给湘军带来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大多数贫困劳动人民,在宗教习俗的影响下,纷纷在头上包上长巾,曾国藩创立的这支湘军,贫困百姓就成为了主要组成部分。
三、包上头巾是模仿英军部队。“原湘军创立之始,由二三儒生披服论道,以畏难苟活为羞,克敌战死为荣。
当时的英军大多数是有信仰的印度人,所以英军包头,湘军一开始在学习英国的先进制度,所以受他们的影响,也用头巾包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2
当时清朝的辫子在战斗中十分的不方便,于是湘军总结经验最后开始学习印度锡克兵用布包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3
因为当时湘军里士兵的组成成分大多是拥有宗教信仰的人,同时吸收西方军队的一些经验教训,认为长辫不利于作战所以改换布包头作战。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9:44
因为湘军中大部分的士兵,都和印度锡克兵一样信仰了锡克教,这是锡克教信徒的一种传统,久而久之,就成了湘军的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