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02:44
共0个回答
西周时期,"礼治"的立法和司法原则强调"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原则意味着贵族阶层,尤其是大夫以上,享有礼规定的特殊权益,即使行为越礼,通常也仅受到道德谴责,而非刑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贵族可以完全逃避刑罚,如严重触犯宗法等级秩序的行为,虽然罕见,但仍可能受到特别照顾,如王族犯罪不...
什么是中国的正统法律思想?一、“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法律传统 法统即法律传统,是指导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及思维)的价值基础。它决定着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和发展方向。一般而言,一个民族的法律传统是一元的,而中国封建时代的法律传统则是二元的,即“礼治”和“法治”.二、“德政”与刑罚相结合的治国方策 在...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礼治和现在提倡的法治实现政治与法律文化的创新,即完备和完善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制度,健全法律体系、确立法律权威、保证司法公正、实现监督有效. 本文旨在说明:现代中国法治建设任重而道远,它既要遵循共性的法治规律, 又要适应个性的国情差异;既要效法西方法治成功经验,又要承受传统“礼治”...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基本特点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2,以经断狱,礼法融合 西周——春秋战国——汉——隋唐 3,"三纲"封建立法的根本原则 4,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
【历史】关于西周法制对后世的影响西周的“礼治”是建立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王有制的基础上的,维护了贵族世袭特权和统治人民的主要上层建筑。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的思想家继承并修正了西周礼治精神的儒家和反对并批判西周礼治思想的法家的精神,并且展开了一场立法之争,礼法之争的重点就是“...
明朝重典治国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影响“礼治”从奴隶社会开始就作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相对于之前用野蛮的方式来处理违反伦理和国家意志的行为来说,它是一种文明的进步,“礼治”最早产生于殷商,在西周时期达到顶峰,在春秋时期走向衰败,西周的“礼治”具有神权法观念的特征,要求以“亲亲”、“尊尊”原则立法,并强调礼、刑相分,用...
儒家法律思想都有什么内容礼治 ”要求以 “亲亲 ”、“尊尊 ”原则来立法,严格维护 “礼 ”所规定的井田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的各 种世袭特权,同时主张 “明德慎罚 ”,“罪疑惟轻 ”等等。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坚持和发展了 “礼治 ”思想,他们视 “礼 ”为根本的国家制度和主要 统治方法,作为制定法令的...
儒家思想是什么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治——礼法合流立法活动频繁三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继续儒家化。比如曹操主张兼采法家与儒家治国策略而礼刑并用,根据社会形势的治乱变化而有所侧重。两晋时期,由于门阀士族统治的发展,儒家礼有等差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的政治需要,积极地引礼入律,促进了法律的进一步儒家化。南北朝时期,南朝法律思想一遵西晋,宣扬礼教,建树不大;北朝虽多为少数民族...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礼治”的主要内容:一、“为国以礼”的礼治论。•“礼”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后经儒家渲染而成为“治天下”的本。“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样的礼,实质上是法。以礼为根据,衍生出各种行为规范,老百姓必须严格遵守。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