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春望雍陶 ②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_百...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20: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22:51
小题1: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缕缕柳丝随风飘
荡,斜拂岸边;描绘了一幅明媚、绮丽的津桥春日图。(描绘景物3分,写出景物的特点2分,共5分。)
小题2:主要运用对比(或乐景衬哀情)手法,先描绘天津桥边明媚、绮丽的春光,后转写金殿闭锁,
宫苑寂寥之景。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国运衰微、今非昔比的伤感和哀叹。(表现手法2分,对表现手法的具体阐述2分,抒发的情感2分,共6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时值阳春,天津桥下水光潋滟,将映在其中的云霞浸湿如拭过泪的绢帕,那样柔柔曼曼地轻舒开来;岸边的翠柳娇嫩着一抹春色,如绿烟缭绕,在和风轻吹下,软软的柳条轻盈地斜斜地抚着堤岸,此时桥上北望的人儿早被这湿霞与柔柳撩拨起心尖的疼痛:又是一年春好时,却不见那前呼后拥的帝王威仪,曾是辉煌无比的大唐盛世就这样远去了么?前一句的“春”字照应诗题;后面着一“浸”字,生动地描画出水映红霞的美景,使景物有了轻微的动感,却又将这美景底色变得黯然起来,也映衬出诗人的润湿心情。后一句的“烟”字,将岸边弥漫的淡淡柳绿变得灵动起来,景物顿时有了些朦胧的诗情画意;“斜”字,点出春风拂柳之姿,由此可感受出风的温柔,柳的细软。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诗为晚唐诗人雍陶触景生情而作,描写了唐代的东都洛阳的美丽春景,景中含情,浸着作者对国势渐弱,盛景不再的凄婉哀叹,以美景衬悲情的手法,含而不露地表达情感,可谓一首别有韵味的丽诗。作者的沉郁心情虽在诗中含而不露,但这凄艳的春景更让我们真切感知到桥上春望者的感慨与悲伤。诗人来到天津桥畔,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抚今思昔,不无盛衰兴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