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9: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19:35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记忆中,一段祈求上帝的文字符合了那个时代的残酷现实,"年轻人"的祈求被无情地否定,"在奥斯维辛之后,祈求是否还会可能"成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伊朗导演马吉德·马芝迪的电影《天堂的颜色》中,一个8岁的盲童穆罕默德对上帝的爱与理解提出了质疑。电影背景下的伊朗,电影审查制度严格,宗教约束深刻,儿童题材成为导演可选择的有限内容,塑造出简约而纯净的叙事风格。
电影中,穆罕默德以盲童的身份,积极地感受世界,试图触摸到上帝的存在。他拯救小鸟的场景,象征着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爱的追求。在盲童学校,他纠正了“照耀”与“照亮”的区别,暗示了知识对盲童的重要性。当穆罕默德被送到盲人木匠那里学习,木匠用触摸和感知的方式教导他,呼应了宗教中的不可见但无所不在的主。
电影的剧情进一步揭示了穆罕默德父亲的困境,他渴望再婚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儿子的牵绊。电影中的父爱与痛苦,反映了生活的复杂性和个体在困境中的挣扎。最终,电影以一场灾难性的“回家之旅”为高潮,小穆罕默德的手发出的光芒,象征着希望与救赎,引人深思:这光芒是天堂的颜色,还是对神明的质疑,或者是对寻找与感受的执着?
尽管答案模糊,电影《天堂的颜色》无疑在黑暗中寻找并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寻找与信仰的立场,暗示着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仍可能找到希望的微光,那或许就是对天堂的象征,尽管它并非现世,而是需要不断寻求和感受的过程。
《天堂的颜色》是一部讲述孩子的影片,但是它在吸引儿童的同时,也能引起成年人的共鸣,也许导演深知家庭电影的“游戏规则”:一部不能在成人世界中被叫好的影片休想在孩子们直觉的审视下赢得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