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4: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1 14:56
经筵制度起源于宋代,但形式并不固定,各朝各代及君主间都有所差异。明代初期,尽管没有固定日期和场所,但皇帝们对学习保持热情,虽非制度化,但对圣学影响不大。到了英宗即位时,由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的推动,经筵开始制度化,每月两次,分别在二日、十二日和廿二日,皇帝御文华殿,遇天气不好则暂停。经筵是朝廷的盛大活动,由勋臣主持,内阁学士参与,还有展书、侍仪等人员。日讲则更为简洁,由讲读官内阁学士负责,每月三次大经筵之外,每日还有小讲,每十天一大讲,成为帝王接受儒家教育的主要途径。
经筵制度化旨在保证帝王的持续学习,明人视其为首要之事,认为经筵的不间断能提升圣学圣德。然而,制度化可能导致僵化,如皇帝对学问不感兴趣或与臣子关系紧张,可能会回避。明代皇帝常以身体不适为由暂停经筵。*们对此非常重视,认为讲学尤其是经筵对帝王大节至关重要。经筵不仅是君臣交流的平台,也有助于帝王的气质和德性提升,这与汉代保傅制度相似。东宫制度的缺失使得经筵成为儒臣接近皇帝、影响其德性的重要途径。
清代继承明朝的经筵制度,康熙帝尤其重视,他好学不倦,甚至在战乱时期也坚持每日进讲。经筵日讲制的实施,使帝王能常接受儒臣教育,对提升君主品学功不可没。然而,与古代帝师地位相比,经筵进讲的儒臣官职较低,缺乏应有的尊严。宋朝时,经筵讲官起初坐着讲学,但后来逐渐改为立讲。明代经筵中,君臣行礼严谨,但君主对讲臣的态度却有时流于轻蔑,这反映了*的黑暗。
汉 唐 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宋 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充任或兼任。 宋 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元 、 明 、 清 三代沿袭此制,而 明 代尤为重视。除皇帝外,太子出阁后,亦有讲筵之设。 清 制,经筵讲官,为大臣兼衔,于仲秋仲春之日进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