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04: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12:37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末年的弱国臣子唐雎以其不屈不挠的正气,成为了一位永恒的英雄。然而,关于他那柄剑的来历,史书并未详述。据说,根据当时的礼法,使臣在上殿时是禁止携带武器的,这为唐雎的故事增添了几分悬念。
荆轲的匕首藏于地图,专诸的匕首藏于鱼腹,这些故事展示了刺客的智谋。然而,唐雎的剑是如何隐藏的?是否他真的携带了剑进入秦王的宫殿?一种假设是,秦王或许出于某种目的,允许使者携带剑以显示其宽容,但这似乎并不符合秦王的一贯行事风格。秦王曾经历过蔺相如的坚决抵抗和荆轲的视死如归,他不会轻易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
秦法规定,群臣和使臣在殿上不得持有武器,但作为君主的秦王则不然。然而,唐雎来访是在秦王对安陵国不满之后,他以和平手段寻求解决危机。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是否会让一个小国使者拥有挑战他的权力,显得十分不切实际。即便接见,唐雎也只可能在殿下的位置上。至于秦王是否会故意羞辱唐雎,让其对立而坐,这在《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的记载中有所提及,但拔出秦王之剑的想法过于离奇,近乎不可能。
唐雎(jū),战国时代魏国著名策士。为人有胆有识,忠于使命,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并敢于为国献身。有90岁高龄西说强秦使秦不敢加兵的魏国。曾经在魏国灭亡后出使秦国,冒死与秦王抗争,粉碎秦王吞并安陵(魏国属国)的阴谋。《战国策》中对此有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