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9 07: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0 16:04
肌肉萎缩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状态,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可以分为两类:
1.1 全身营养障碍、废用或内分泌异常导致的肌肉变性和结构异常引起的肌肉萎缩,这类萎缩通常源于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变。
1.2 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或变态反应等非明确病因引起的肌肉萎缩,尽管临床意义有限,但这些因素需仔细探究。
肌肉分布的差异也影响了分类,主要有:
2.1 全身弥漫性的肌肉萎缩,影响范围广泛。
2.2 头面部肌肉萎缩,局限于特定区域。
2.3 头和上肢或上下肢近端的肌肉萎缩,可能影响关节活动。
2.4 下肢远端或上肢的肌肉萎缩,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
2.5 局限性肌肉萎缩,特定肌肉群受影响。
根据原发病变的不同,肌肉萎缩还可进一步分为:
3.1 神经原性肌肉萎缩,由脊髓前角细胞和末梢神经的神经元病变引起,属于原发性。
3.2 肌原性肌肉萎缩,源自肌肉本身的病变,这可能与特定的遗传或病理因素有关。
3.3 废用性肌肉萎缩,由长期不活动或全身消耗性疾病导致,这种萎缩通常在后期出现。
神经原性、肌原性和废用性肌肉萎缩之间可能存在交叉影响,但主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起因和病理过程。
肌肉萎缩是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的肌肉体积缩小。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 、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 。肌肉营养状况除肌肉组织本身的病理变化外,更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脊髓疾病常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而发生肌肉萎缩。肌萎缩患者由于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肌萎缩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