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21:2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1:13
袭人曾经和湘云说过:“他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他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他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转身,宝玉又没给湘云面子,让她去别的屋里坐,免得污了好的经济学问,这话自然是让湘云下不来台,袭人赶紧帮腔,说宝姑娘也这样说过,也被损了,幸好是宝姑娘,如果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很明显,袭人这是在说黛玉的不是,如果说前一个做针线的有些酸的话,那这么一番巴拉巴拉的,可就是把宝钗和黛玉放在一起比,把黛玉贬到泥地里去了呢。
其实熟悉原著的朋友都清楚,除了宝玉惹黛玉生气得哄之外,其他人惹她,或者得罪了她,并没有什么要让人赔不是的时候,比如晴雯,比如湘云,都有过,但她并不计较,偶尔酸一酸,过了也就没了,气度还是很大的,可袭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首先当然是酸。宝玉的心里只有黛玉,在他心里,凡是妹妹的话就是好的,凡是妹妹的诗就是好的,凡是妹妹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道理的,她就是他心中最好最中意的神仙妹妹,没有之一。袭人呢,虽然和他有过肌肤之亲,但却终不是心灵上的伴侣,袭人虽然理智上明白这一点,但感情上对黛玉,则多了许多妒意,爱情总是排他的。咱不强求袭人成为圣人,能看淡一切,人家朱宜修做得够好了,还是忍不住做不到,她吃黛玉的醋,很正常。
其次当然是不满。袭人对黛玉的不满,主要也是因为黛玉没有如她想象中促进宝玉的进步。袭人是个极度守礼的人,就连和宝玉第一次,满心里也是想着“不为越礼”,她后来也越来越自持身份,许多事情都是让其他人来做。这样的一个姑娘,认定的事情就是不但自己要成为符合社会价值体系的合格的准姨娘,就连宝玉,她也要尽力做到让他变得符合家长期望的那种样子,所以她总劝宝玉读书,哪怕是做做读书的样子讨老爷欢喜,她告状说让宝玉搬出去,本心上的确应该是出于为了宝玉的目的,虽然实际上误伤了很多人,但是站在她的立场上来看,所有人,不都应该服务好宝玉吗?黛玉是表小姐,更应该督促宝玉上进,而不是没事就陪着宝玉瞎闹,这不合礼仪。
而宝钗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好,不但劝了,劝得失败了还能做到唾面自干的境地,这样的女子,将来一定是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宝二奶奶的,宝二奶奶好了,宝玉自然好了,而她这个准姨娘,将来也可以升级成姨娘,自然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只是她没想到,她到最后,也没能去掉那个准字,成了被人用完就甩了的一枚弃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1:13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1:14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