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9:1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9:53
中国文化讲究圆满,所以古典小说基本上都是喜剧结尾。但是中国人又不是崇尚极端滑稽的,所以在传统文学作品中,不像外国那样有专门的滑稽剧、从头至尾的喜剧、笑剧、闹剧等等,而是讲求中国的中庸之道,要悲喜调和,而且最后要喜,之前一定要经历波折才有东西可说可写,当然就先喜后悲了,这也是先苦后甜的道理……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9:58
因为中国人思维习惯是先苦后甜。 你看西游记先过难关后取经。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先喜后悲的。比如红楼。 中国文学有时有有情人终成眷属,坏人必有恶报。 这些也许是在文学艺术中计因果, 事理如此。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9:53
这是个哲学问题呀,所谓苦乃得乐之基,先有付出才有回报,有喜就有悲,有悲就有喜。此自然之理也。所谓喜与悲是相对而言,无悲不能显喜,无喜不能显悲。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09:59
文学内容的素材是来源生活,而生活中的故事有悲也就有喜,这个世界万事万物就是具有两面性,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也就是《易经》中所说的阴阳两面,中国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讲究阴阳平衡,只有阴阳平衡才能达到,天地人和谐统一,这才符合自然规律,而文学作品写的是故事,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活动,当然也就逃不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先悲后喜的按排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故事发展的需要及作者要表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