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已成型,为什么“寒门出贵子”还是个笑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7:0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2 17:28
唐朝科举制度虽然确立并发挥了打破贵族垄断的作用,但“寒门出贵子”的理想状况并未如预期般实现。据统计,尽管有上千名状元和进士,但真正出身寒门的却寥寥无几。据《新旧两唐书》和《登科记考》记载,141名状元中只有5人来自真正意义上的寒门,状元如卢肇、苏检和裴说,其实背后都有一定的家族背景和资源。进士中,70%以上是士族出身,寒门子弟的录取率更是平均每年只有1个,且他们多数是“两代无官”的书香门第。
唐朝科举的高昂费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太平广记》记载,考生应试所需费用高达2000两白银,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且科举中存在“行卷”和“公荐”等弊端,考生需要通过送礼和人际关系来争取推荐,这进一步加大了贫寒子弟的经济压力。此外,交通、住宿、书籍文具等其他开销也使贫寒学子难以跨越这道门槛。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唐朝社会依然保持着贵族统治,关陇八大家和五姓七望的势力强大,他们在人才选拔和科举制度设计上倾向于自家子弟。贵族世家的排斥和利用科举制度的便利,使得贫寒子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寒门出贵子的难度可想而知。
综上,尽管科举制为平民提供了上升的可能,但在实际操作中,贵族社会的结构和制度设计使得“寒门出贵子”远非易事,成为了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