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1: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23:38
在文言文中,“畹”这个字通常有几种含义,主要可以指代以下几种情况:
量词:用于计算田地的面积,相当于“顷”,一畹通常等于一百亩。例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其中的“绵上为之田”即是指绵上地区的一大片田地,这里“田”就可以用“畹”来计算。
地名:某些特定的地理位置或地名,如古代楚国的“畹町”等地。
姓氏:在某些历史文献中,“畹”也可以作为姓氏出现,但较为罕见。
其他:在特定的语境下,也可能有其他特殊的含义,但以上三种是“畹”最常见的用法。
在具体阅读文言文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畹”字的确切含义。例如,“一畹”通常是指一百亩田地,而“数畹”则是指多片田地,以此类推。
综上所述,“畹”在文言文中的含义主要涉及量词、地名和姓氏,其中最为常见的用法是作为量词,用于计算田地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