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1:3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21:27
一、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学生敢提问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21:28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如此强调“提问题”?因为只有“提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内在魅力的感受力;只有“提问题”,对课文才能达到晓其义、明其旨、悟其情、受其熏陶的境界;只有“提问题”,才能领略课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学生的个性才能发展、精神世界才能丰富;只有“提问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发展;只有“提问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养成,这也是《新课标》着重指出的。正可谓“耳闻得来终觉浅,绝知文道要多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但是现在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少提问题,不提问题,提不出问题。那么学生缘何提不出问题,综观导致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没时间提问;二是不敢提问;三是不习惯提问;四是不善于提问。而所有这些,实际上都跟我们的教师有关,跟上课有关。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忽视了学生提问,只重视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很少让孩子质疑,即使让学生质疑了,老师还是让学生步入了自己设计的教学轨道,学生的质疑被老师的问题覆盖了,孩子的提问没有实效,长此以往,学生的提问意识就淡薄了。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实践与思考,粗浅地谈谈在教学中,我是的。一、教师自身树立“提问题”的意识,榜样示范。也就是说对要交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有深刻的认识与把握,而不能连自己都一知半解,而且对书本的所谓权威知识要敢于挑战,要敢于有自己的观点。记得我在教学一个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有一句歇后语是这样说的“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课前,我觉得这是很简单的教学,开始没在意,习惯性的把“泊po ”读成了“bo”,几遍过后,我问自己:“梁山泊bo听起来好像是人名,而梁山泊的军师中的梁山泊应该是个地名,究竟‘泊’该怎么读呢?”于是我赶紧查字典弄清楚,好险,真的读“ po”。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再在班上读,结果学生全部读成了“bo”。我在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的课前自问。于是我问学生“那谁能说说这句歇后语的意思?那‘梁山泊’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读、解释,真感觉到这个“泊’字在这里的读音有变化了,大家有的议论,有的查工具书,一下子解决了问题。我相信这个字的读音以后无论在哪,学生都不会读错了。然后我告诉学生,我先前也读错了,后来就是因为多问了几个为什么才知道。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凡事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行。二、善于激发学生质疑积极性,鼓励提问。首先让学生形成统一认识,即谁在课堂上提问,谁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谁提的问题有难度,就证明谁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并响亮地提出一个口号:“提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允许他们在任何时候,提出任何问题。对于学生的提问,要看到其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就给予肯定,例如我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有位差生问:狼牙山路有什么特点?我就让全班同学为他的敢于提问进行热烈的鼓掌,并请其他同学帮其解决问题。这位学生见自己一炮打红,自然洋洋得意,其学习的自信翅膀也就硬了许多。三、创设宽松环境让学生提问,消除压力。学生的提问能力其实是一种心理素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语言技能的综合能力。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压力或*,如教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等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教师要“蹲下来看孩子”,从他们的视角看问题,积极地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者”、“朋友”式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最可信赖的。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是赞许的目光。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我都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学生,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提问。一次,我在教学“挖”这个生字,把“挖”的右边写成了“究”,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怯怯地给我指出了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四、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培养提问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众所周知,玻尔由于改变了提问方式,从而创立了著名的量子力学理论。所以掌握提问方法是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和各种课型中学会提问,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我们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会问几个“为什么”,而应该培养学生善问,问得深,问得准的习惯。在教学中我教给学生这样几种提问的方法。⑴、对标题进行质疑。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花潮》,学生提出:课文写海棠花的海洋,为什么不以《花海》为题?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文是以“潮”为主线安排文章结构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看花的人如潮,最后写看花的人心如潮。课文重点写花多如潮,这部分内容也是以“潮”为主线的,先写花多如潮,再写花动如潮,最后写花声如潮,一个“潮”字,把花说活了,写绝了。⑵、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有些词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虽然有时候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太显眼,但是只要我们紧紧地抓住它,联系文本和生活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就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如教《小珊迪》,我强调学生课文最后一句话“谁读了这个故事也不能不被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所感动。”一个学生读完之后便问:“小珊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什么美好的品质让人家不能不被感动?”这个问题贯穿了文章的线索,起到了“画龙点晴”之作用,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抓住中心段进行质疑。有的文章很浅显,如果就从内容着手,会觉得没什么可以发挥的地方。这种情况下,如果对中心段进行提问,然后把问题像网一样撒向整篇课文,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⑷、对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中,学生提出问题:“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个“担心”是不放心的意思,作者真的是对邱少云不放心吗?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不谒动力。 实践证明:只要注重培养,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精神,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