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1: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7 18:53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常同时并存。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常于秋冬季节发病,但季节性差异不明显,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婴儿有间质性肺炎时应考虑支原体肺炎的可能。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之一。无细胞壁及前体,只有三层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膜样结构,故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革兰染色为阴性,Giemsa染色法将其染成淡紫色。对营养要求比细菌高,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细胞培养中生长。最适pH
7.8~
8.0。对热抵抗力差,通常55℃经15min处理可使之灭活;对环境渗透压敏感,渗透压的突变可致细胞破裂;重金属盐、石炭酸、甲酚(来苏尔)和一些表面活性剂易将其杀死。
2.发病机制肺炎支原体的一端有一种特殊的末端结构黏附在呼吸道的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上并从细胞吸收营养,从细胞膜获得脂质和胆固醇,引起细胞损伤;支原体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如神经(外)毒素、磷酸酶及过氧化氢,引起细胞膜损伤。巨噬细胞可以杀灭支原体,lgG及IgM可加强巨噬细胞对支原体的杀伤作用;呼吸道黏膜产生的SIgA抗体已证明有阻止支原体吸附的作用;在儿童中,致敏淋巴细胞可增强机体对肺炎支原体的抵抗力。
【病理】疾病从上呼吸道开始,有充血、单核吞噬细胞浸润,向支气管和肺蔓延,呈间质性肺炎或斑状融合性支气管肺炎。损伤细胞肿胀、胞质空泡形成,有坏死、脱落。胸腔可有渗出液产生。
【临床表现】
1.症状潜伏期2~3周,起病缓慢,有发热、头痛、乏力、咽痛、咳嗽、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肌肉酸痛等,头痛可显著,体温可高达39℃,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发病2~3d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呛咳,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
2.体征咽中度充血。耳鼓膜常有充血,约15%有鼓膜炎。颈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有斑丘疹、红斑或唇疱疹。*一般无明显异常体征,约半数可闻干性或湿性啰音,10%~15%病例发生少量胸腔积液。可并发鼓膜炎或中耳炎。